棍子文学网

第13章 新鲜生土豆(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古代文献中粮食亩产量的记载不太精准,有些还故意夸大,比如《汜胜之书》中记载亩产量一百石,即一万多斤,现在都达不到。

但民国时期已经有了对粮食亩产量较为科学的统计。

根据记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统计的山东风调雨顺没有战乱那一年,冬小麦亩产量一百五十斤左右,玉米亩产量一百八十斤左右,红薯亩产量一千四百斤左右。

土豆产量也是约一千斤左右,实际上达不到这么多。

现代土豆良种“超白”

、“中薯4号”

、“中薯10号”

等的亩产量也就一千多公斤。

且古代土豆不会种植在良田上,亩产大约就是五百斤左右。

这样看来,红薯和土豆的产量仍旧很高。

但稍稍有点农业常识的人就该知道,红薯和土豆这类作物因为是无性繁殖,非常容易积累病毒,导致产量退化,甚至直接绝收,种植时需要经过脱毒处理。

而这些都是现代科技的功劳。

爱尔兰饥荒就是因为土豆退化和病害造成。

古代中国的劳动人民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再加上饮食习惯的不同,在1914年至1918年的统计数据中,红薯、土豆、玉米种植面积只有百分之九,中国古代并没有大规模种植过红薯和土豆。

清朝人口暴增的原因很简单。

清朝入关时多次大屠杀让富庶之地十室九空,变向“缓解”

土地兼并;摊丁入亩之后,新的户口统计,统计到了大量隐户;清中期的实际控制面积包括了东北、西北、草原、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等地,百姓对这些地方进行开垦,耕地达到了前朝的两倍;因为人口压力,劳动人民绞尽脑汁进行套种,提高产量,甚至弄出了两载十三收这样的绝活……

红薯、土豆、玉米当然也有功劳。

更多的主粮作物丰富了农民的选择。

农民能在灾荒年间补种更多种类的作物,还能利用贫瘠的土地。

套种增收技术也能将低产作物换成这三种高产作物。

但将清代劳动人民用苦难、聪明、勤劳铸造的奇迹,全部归功于三种外来作物,朱襄作为农学人,自然是不会犯这种错误。

可即便他知道土豆不是什么穿越神器,推广了也不可能让所有勤劳耕种的百姓饿不死,他还是泪流满面。

确实,在没有现代技术加持下的土豆,就仅仅是救荒作物。

但战国时代,还没有“救荒作物”

,甚至平时吃的主粮、蔬菜都极其匮乏。

如果遇到了灾荒绝收,农人没有任何补救的办法,只能挖杂草、啃树皮、吃泥土。

救荒,就能救命啊!

就算救不了所有人,救下一百人、一千人、一万人、十万人……甚至几十万的人,都是活生生的命!

朱襄想起了自己随着蔺相如在赵国各地赈济灾荒时,看到的那一幕幕的惨景。

他空有一身知识,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能闭上眼不去看农人绝望的神情。

如果那时候有土豆,我能救下多少人?

以老百姓们自己的勤劳自己的聪慧,只要告诉他们土豆种植的好处和坏处,他们自己就能摸索出最大化利用土豆活命的技巧,规避土豆的风险。

正如古籍记载的,灾时大规模种植,灾后变成零散种植,这就是老百姓们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

“太好了,真的太好了。”

自从“复活”

之后就几乎没掉过眼泪的朱襄,脸埋在手臂上泣不成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从大话西游开始打穿西游重生80年代我有客车能穿越万界大强盗绝世邪神主母日常从领主到维度魔神权宠下堂妃:神医狂妻很嚣张麒麟天师老祖出棺长生三千年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老中医的美满生活洪荒混沌天尊神秘之劫民国谍影怪谈作者拖更日记老祖她靠快穿修仙成神飞剑问道我在天庭做仙官护国狂龙开局从召唤诸天崛起从纯阳功开始加点爱情是一场经的痛吾弟大秦第一纨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