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周惟静回忆了一下,「我们当初囤电器的时候是不是还买了十几台各种型号的空调?我记得我还挑了特种空调,GG词上是说耐极度高温,哪怕五六十度也能坚持运转,过两天等杀虫的时候过去了,我们也找人换成这种?」
江述又挖了一大勺,专心地咽了下去,「真等到五六十度,估计到时候小区里的电路也差不多不行了,到时候我们再连发电机。
」
周惟静说了句好。
在之后的几天,在逼近十二月的冬日,天气异常反常的一路直逼40度,在之前受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城东,更是因为高温高湿死亡了近百人。
短视频头条反覆在强调着一个新的概念,湿球温度,这是一个综合了温度和湿度的概念,当人体在空气湿度高的环境中,汗液的蒸发速度变慢,身体的散热效果会更差。
当湿球温度达到32摄氏度时,即使是身体再好的人也无法在户外长时间活动,而人类的生存极限则是35摄氏度。
城北和城西则因为地势高相对好一些,可高温天气的频繁出现,早先因为洪涝松垮的路面被暴晒干裂甚至形成了一道道地缝。
巡逻员中更是频繁出现中暑事件。
四楼的蒋文璐一家更是糟心至极。
他们只有在从邹家要到巡逻员名额的那一刻是开心的,可没想到巡逻员的工作这么辛苦,这么热的天,一天两班巡逻,早上三点和晚上十点,其馀时间要管好自己负责的一栋楼,同楼居民出现任何问题都得找他。
尽管避开了一天之中最热的时间,可楼上楼下的几次爬,每次值班还得出去满大街的收集虫尸再运到统一的集中处理点,回家的时候脱下防护服都能倒出一盆汗来。
冯桥干了没几天就又是中暑又是全身过敏,口罩护目镜下面的脸肿得像猪头一样。
但让给别人她也不愿意,因为当巡逻员给的实在是太多了,按天给工资,一千人民币一天,还每天都给新鲜的肉蛋菜,不仅够一家人吃甚至还能存冰箱冻起来一半。
每当这个时候,她都会咬牙切齿地骂顶楼的那人一顿,她可是听冯桥说了,她家里面吃的喝的多得都堆起来了!
至于为什么周惟静过得好,她会这么生气,只有在夜里自己躲在被窝里才会在心里默默地记恨早已死去的外公,果然还是偏心自己亲生的,嫁给有钱人的这种好事情都不想着她!
被记恨的周惟静一直没出门,只有偶尔在小区里统计统一购买粮食蔬果的时候露个面。
家属院的特殊之处在于,每天都有定量的蔬菜肉蛋供应,不多,但是免费的,想要更好的也可以,自己出钱买。
她只买价格最贵的新鲜蔬菜和现挤牛奶。
家属院的人也都看到了她家前段时间刚搬来的时候大包小包的搬来了许多吃食,前两天还高价买回来一后备箱的米面粮油。
对她这样大手笔的日常开销多少都有些嘀咕,但家属院都是好面子也守规矩的人,顶多人后忍不住和关系好酸几句。
再后来有人找上门很不好意思地想用自己的定量蔬菜换点米面油的时候,她很爽快的换了,哪怕只是一把焉了的小白菜,只能换小半碗的米,她也没嫌麻烦。
这个举动就换来了太多生活不宽裕的军属家人的好感。
渐渐地,来找她换东西的人越来越多,也不局限于米面油,还有宽裕点的人来找她换蔬菜和其他零食小吃。
来来回回的,倒是让她的生活也丰富了许多。
二楼的吴婶教她怎么发出又直又嫩的豆芽,报酬是两包薯片;隔壁楼的徐姜悦用一副麻将牌换了一箱十二盒装的速食自热小火锅;三楼的小姑娘邹添添也握着奶奶的手,扭扭捏捏地用两只芦丁鸡换了三大盒巧克力。
来来往往有和她聊得来的,不管年纪多少,每次上下楼拿菜拿牛奶的时候碰见了都能笑眯眯地聊两句。
当然也有聊不来的,10栋有对年轻小夫妻,在外面出治安问题后搬回来和年迈的爷爷奶奶挤在一个五十平的小房子里,每次来,都是用自家吃别人家一半的蔬菜,要换的不是牛奶就是零食。
周惟静本来不在意这个,反正东西她空间里多的是,某天居然趁着人多,想悄悄顺手把别人拿来换的腊肠顺走,被眼尖手快的江述逮了个正着。
当时他们还脸红脖子粗地狡辩说自己只是拿错了,走之前还气呼呼地说下次再也不来了,之后被发现在别的邻居那说周惟静一家的坏话,当场被那些和她关系好的邻居指着鼻子阴阳怪气了一顿。
之后再也不好意思出现在别人面前,连买菜都是家里两个老的出面。
一周下来,周惟静最喜欢的就是从3楼邹家小姑娘那换来的两只芦丁鸡,用饲养箱装起来,每天往里撒点大米装点白开水,两只嫩黄色小鸡像毛绒绒的线团一样。
可爱到每天夫妻俩给小鸡喂食都得先打一架。
在这个两轮撒杀虫药,除了撒药期间的两天可以白天短暂外出一会儿,其馀时间都只能闷在家中的日子。
周惟静已经快要忘记了前段时间因为冯桥产生的一点点不愉快,她以为江述也是。
毕竟,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和冯桥单独见过面,更没有说过话,即便是在楼道里短暂地见了一面,也只当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
(.)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