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河对岸、家门口的河坡、后院的菜园都种满了各色瓜菜,还剩了不少幼苗,杏娘打算明天早起给丽姑妈送去。
菜苗种的密了,长得矮小瘦弱不说,挂果时互相打架,结的果也是又少又小,还不如多留一点空隙长得更健壮。
自过完年,除开回娘家吃酒席,自家还没正经买过肉开荤,小鲫鱼虽说便宜易得,香辣下饭,天天吃也有些腻了,杏娘打算弄点新鲜吃食。
俗话说“清明螺,肥似鹅”
,吃不起鹅,田螺还是能吃上的,就是要花费一番功夫,这对现在还算空闲的杏娘来说根本不叫事。
避开晌午稍微炽热的太阳,下半晌时杏娘揣了敞口竹编簸箕提上水桶往河对岸走去。
过了石桥是一条宽敞的土路,农忙时用牛赶着堆满稻谷的板车走过,旁边还能跟一个肩膀上挑两捆稻谷的男人。
路旁边就是一条水沟,连着家门口的河水,农田用水就从这条水沟流过,雨水多时放水,旱时取水。
来到水沟旁,杏娘弯下身子卷起裤腿,沿着坡下到水里,握了簸箕两边铲浅水处的泥巴。
簸箕装得半满端出水面,转过身子朝深水处淘洗掉烂泥,最后框底剩了一层浅浅的田螺和树枝等杂物。
挑拣出中等偏小的螺蛳扔进桶,余下的抖落沟里。
吃螺蛳最妙的就是那个啜的过程,太大了不易入味,咸香鲜辣总感觉少了那么一点,吃的不痛快;太小了不容易啜出螺肉,忙活半天,吸一嘴辣汤,越吸越上火。
只有中等偏小个头的螺蛳吃起来口感最佳,也最易炒制。
杏娘沿着沟边摸索着往前走,遇到水草多或者水流瘀滞转弯的地方停留时间稍长,这种地方最易堆积螺蛳,一掏一个准。
一条水沟摸完到转弯的地方,杏娘直起腰嘘一口气,站着缓了一会儿,水桶装了大半,够吃两顿了。
她淘洗干净簸箕,坐在草坡上清洗腿脚晾得半干,穿上鞋袜提桶往家走。
路过丛五老爷家门口,被五奶奶喊住:“杏娘,早上看你在栽菜苗,你今年有没有多的南瓜苗?”
“有的。”
“匀我两根吧,”
郑氏坐在小板凳上削萝卜皮,满口抱怨,“今年也不知道走了什么霉运,撒了一把种子下去,半根南瓜苗都没冒出来,白浪费了那些种子。
你五叔就好这一口,天热了吃不到得埋怨死我。”
“没问题。”
杏娘脆声应道,放下水桶歇一口气,“今年的菜苗长得好,明儿早上挖了给您送来,您还要不要别的?园子里剩了不少。”
郑氏摆手,“不要了,要多了也没地栽,就差了南瓜苗。”
听到声音的丛孝走出家门,提起地上的水桶往家走。
“您先忙着,我回家做晚饭了。”
杏娘与郑氏道别,跟上丈夫的脚步。
进了院子把螺蛳倒进干净的木盆,再从井里提一桶水倒进去,丛孝手上忙碌着,嘴里也不忘说一顿:“怎么出去摸螺蛳也不叫我?我就在杂物房,一嗓子的事。”
杏娘满不在乎,扯了绳上晾晒的布巾擦脸,“多大点事,我一个人就能应付,又不费事。”
“就中午一个时辰有点热,早晚还是寒凉,水里湿气重,冻坏了腿脚不值当,妇道人家马虎不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