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几颗枝繁叶茂的大树遮掩了这座小院,小院子是三进院子,院内青砖铺地,门口挂着牌子:连环画报期刊社。
一大早,何云山骑着自行车来上班,他是今年进入期刊社的,也是期刊社里最年轻的责任编辑。
“何编辑来了。”
“来了。”
一路打着招呼,何云山来到了位于中院的办公室内。
连环画期刊社名头很大,是直属于人民美术出版社下的杂志社,人员却不多,只有不到三十人。
这院子里有几十间房子,何云山作为新晋编辑也分到了一间独立的办公室。
“何编,这是这两天的投稿。”
作为编辑,最大的任务就是筛选出有用的稿件。
何云山从传达室大爷手里接过一沓信件,连一杯茶都没来得及喝,就开始拆信件了。
没有别的原因。
着急啊!
连环画报虽属于月刊,一个月出版一次,但是能用的稿件实在是太少了。
这些投稿的稿件,要么缺乏教育意义,要么内容太生硬了。
想要从中选出能刊登在海报上的,堪比大海捞针、泥牛入海、去如黄鹤。
像那些老编辑倒不用像何云山这么正着急。
他们跟国内的知名连环画作者有联系,能够直接约稿。
正忙活着,主编敲了敲门走进来。
“云山,情况怎么样?”
“老师。”
何云山连忙恭恭敬敬的站起身,扬了扬手里的稿件:“还没看呢。”
主编是何云山的大学老师,也是他进入期刊社的引路人,在工作中经常帮助他。
“你抓点紧,上个月你连一篇稿件都没过,有些老同志已经有意见了。”
主编左右看看,压低声音说道:“如果确实找不出好稿件,我给几个地址,你到魔都那边走一趟。”
主编这话是有说法的。
其实,文艺工作并不是京城这边的强项。
在解放前,国内的连环画和漫画作者绝大部分都位于魔都。
魔都作为连环画源地,在五十年代通过公私合营等方式整合资源,形成规模化创作和出版体系。
随后,更是陆续成立了华东人民出版社美术编辑部与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
这两家出版社出版的连环画占据了国内连环画市场的八成,也因此培养了一大批连环画作者。
《连环画报》作为晚辈,遇到收稿青黄不接,就会由他们这些编辑,私下里跟魔都那些连环画作者接触。
两家出版社也清楚这个状况,只是考虑到同行的情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当然了,这种做法,着实有些丢出版社的面子。
“老师,我还是想先筛选一遍。”
何云山觉得总是“偷”
人家的稿件有点不道德。
“那行吧。”
总编见他没有改变主意,也没多劝,心中盘算着这个月该联系哪个名家,用稿件先顶上。
送走了主编,何云山叹了口气,坐回了椅子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