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后门外,一盏路灯,照亮石头弹格路,一个老太婆走来,浦东乡下蓝布衣裳,头发花白,皮肤也是雪雪白,手挽一只竹篮子,满满装了白颜色花瓣,散了浓浓香味道,绕指柔般,冲入鼻息。
小时光,我常看到这样的老太太,或者农村妇女,挽了竹篮子叫卖,五分铜钿能买一簇,我外婆特别欢喜,白兰花别了衣裳,一房间都是香的。
每趟外婆来寻我托梦,此种清香就会充盈梦中,流溢到枕头上,余味缠绕,隔夜都不散。
小荷说,阿婆,我要白兰花。
老太婆说,妹妹,五分一簇。
小荷说,这样便宜啊,但我没五分硬币。
老太婆说,妹妹,多买一点,这位先生欢喜。
我是尴尬,翻开皮夹子,寻出一元硬币,交给老太婆说,阿婆,我要十簇花,不用找零。
老太婆说,不作兴。
小荷从竹篮子里,挑了十簇白兰花,两簇帮自己别上,两簇帮我别上。
竹篮里还有一支莲蓬,新鲜出水地碧绿,莲子粒粒可见。
老太婆翻出一张纸币,老早绝版的五角,塞到我手里。
诧异之间,老太婆便转身,挽了竹篮子,回到弹格路上,一路叫“栀子花,白兰花”
,没入浓雾夜色,像锦鲤潜入深水。
穿过三进院子,白兰花清香,长了翅膀,飞遍营造第角角落落,每一格窗棂,每一根雕花木头,每一张蜘蛛网,每一粒灰尘,都变得多愁善感,低吟浅酌,患得患失,化作一片香海,夜来香也被压了风头,黯然失色,顾影自怜。
客堂间里,小荷爷爷惊说,啥地方来的白兰花?小荷说,爷爷,剩下来给你。
小姑娘摊开手心,还有六簇白兰花,像引爆一颗香味道炸弹,直教老头呆坐不动。
我说,刚刚到后院,看到一个卖白兰花的阿婆。
小荷爷爷立起来,拉了我的手说,啥样子?我说,六十多岁,头发雪白,面孔也是雪白,穿了农村衣裳,竹篮里还有一支新鲜莲蓬。
小荷爷爷说,现在这季节,哪能会有莲蓬?我也惊说,对,秋天才有莲蓬。
小荷爷爷走到后院,我们紧跟在后,生怕老头子碰着磕着。
出后门,弹格路上,空旷静谧。
小荷说,香味道还没散。
我说,是你衣裳上的白兰花。
关好后门,放门闩,回到客堂间。
小荷给爷爷泡一杯茶问,刚刚的阿婆,你认得?小荷爷爷说,她是我的长辈。
小荷说,她看上去比你年轻。
小荷爷爷说,我们都叫她莲花奶奶。
小荷说,莲花奶奶?小荷爷爷说,从清朝讲起吧,我考考你,宋氏三姐妹晓得吧?小荷说,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
小荷爷爷说,她们三姐妹,祖籍海南,实际上呢,都生于川沙县城内史第,距离此地,不过几十步路,宋庆龄只会浦东口音上海话,基本不懂国语,她跟孙中山只好以英文交流,我再考考你,“营造第”
是啥意思?小荷说,我们浦家,是川沙的营造世家,就是造房子的,建筑队,包工头。
小荷爷爷说,不错,从晚清到民国,上海滩的大楼,多是浦东人造的,和平饭店南楼,老早汇中饭店,就是我爷爷营造,还有大名鼎鼎的哈同花园。
我说,上海滩大亨哈同?小荷爷爷点头说,哈同生在巴格达,苦出身,穷得捡垃圾,二十几岁到上海,身上只有六块银元,在沙逊洋行做门童,哈同发财,除掉犹太人的精明,也因为他的夫人,罗迦陵。
小荷说,刘嘉玲?老头子口齿不清,川沙本地口音,自然让人听错。
他取了毛笔,蘸了墨水,在王安石《春夜》下头,写了“罗迦陵”
三字,宽博遒劲,力透纸背。
我说,这只怪名字,也是外国人吧。
小荷爷爷说,中法混血,生在上海老城厢九亩地,从小卖花为生。
小荷嗅了胸口花香说,栀子花,白兰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