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
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年年到花开时候,风雨成旬,不肯开晴。
误却寻花陌上人。
今朝报道天色晴,花已成尘,寄语花神:何似当初莫作春。”
“东风杨柳门前路,毕竟雕鞍留不住。
柔情胜似岭头云,别泪多于花上雨。
青楼画幕无重数,听得楼边车马去。
若将眉黛染情深,青到丹青难画处。”
“剪碎香罗囊泪痕,鹧鸪声断不堪闻,马嘶人去近黄昏。
整整斜斜杨柳陌,疏疏密密杏花村,一番风月更消魂。”
听了一些大多都是悲,苦,情,愁之类。
辛弃疾听得暗暗摇头,又看了看路头街尾文人墨客所留的词句,也都是些风花雪日之作,转了一圈,所看所听也不下三四十,竟无一是悲昔故土,奋向上之作。
辛弃疾叹了囗气,不想再看下去了。
他自从绍兴三十二年归宋以来一直心怀高志,以恢复中原为平生大愿。
曾作九议、美芹十论、并应问三篇上书皇帝。
好不容易才等到大宋决意北伐,然而现在稍有挫拆,妥协的思潮又在朝中抬头,并且影晌到皇帝,派出了议和的使臣。
朝庭如此,民间又何尝不是如此。
辛弃疾举目远眺,大宋南渡,定都临安以有四十年了,湖山歌舞,化解了无数伤心人的痛苦,水云浩荡,钝销了壮士手中的剑锋。
亡国的痛苦记忆真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褪去了吗?只剩下如今这吟风弄日的潇洒和恬适?辛弃疾忽然又想起了那熟悉的诗来: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瑚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只把杭州作汴州。
辛弃疾不禁又想起了当年在耿京的起义军中渡过的岁日,想起了随杨炎远征千里的日子。
自已竞是如此怀念那些不仅辛苦而且还充满危险的生活。
或许大宋的希望就在杨炎这一代人的身上了。
正在想着,不觉天已黄昏,辛弃疾立即向谢家酒楼赶去。
到了谢家酒楼,只见杨炎,曹勋,高震,刘复武,魏昌都以到了,这时正有一个三十左右岁的男子在陪着他们说话。
辛弃疾忙走了过去,道:“对不起各位,弃疾晚来了一步,劳诸位久等了。”
杨炎道:“幼安兄,你终于来了。”
这时那个陪着他们说话的男子也过来,对辛弃疾躬身一揖,道:“辛先生的大名真如雷惯耳,今日得以相见尊颜,真是谢某三生有幸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