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俞守正下意识喝了口自家的粥,却觉着没滋味儿得很,甚至有些难以下咽。
奇怪,平日里老婆子整治的饭食虽也难吃,但捏着鼻子吃完也就好了,今日怎觉着格外难吃?
俞婶子也不想喝粥了,放下碗,心里想着程寡妇说的话,有些意动:不如明日她也去买两枚来试试?
**
姚如意给程娘子送肉,借着道谢,主要是想和她打听打听有没有什么好陶匠、好木匠——书里她记得有个和女主合作的木匠杨老汉手艺了得又便宜,但这两日姚如意买鸡蛋时打金梁桥上过,那“杨记木器”
已是三间铺面的大字号,工钱怕是水涨船高。
还是另寻一家吧。
除了打货柜之外,她还想找个陶匠,再烧个双炉眼的陶泥炉子。
想后世的煤炉子那样高,圆筒形,上面再做支脚架子,上面的陶烤盘便能做成替换的。
再烧几个带细长凹槽的淀粉肠烤盘、圆凹模的鸡蛋汉堡烤盘、烤冷面饼铛和九宫格方形深陶锅备用。
以前外婆出门进货,她便一人看着小卖部,店里卖烤肠、关东煮、鸡蛋汉堡、烤冷面这些小吃那都是基本的。
她可会烤了。
且她家的淀粉肠,不是外面拿的肠,是外婆亲手做的。
最早外婆也跟人拿货,却叫人坑了,那些黑心工厂生产的淀粉肠吃得她狂拉肚子进医院挂了三日的针,幸好当时还没往外卖。
但亏了不少钱。
从此之后,外婆宁愿自己做。
歪打正着,她家小卖部的小吃慢慢出了名,甚至不少校外的人都会想法子进来买。
外婆做的淀粉肠,那是用真鸡肉做,不用套肠衣,拿鸡脯肉用绞肉机搅成肉糜,兑进搅得匀称的淀粉浆里,加上大蒜粉、肉蔻、糖盐酱油等调料按比例再搅打一次,肉浆就调好了。
淀粉肠的关键调料就是肉蔻。
只要加了这个,就能调出后世火腿肠、午餐肉那种喷香的味道。
但可惜的是,肉蔻原产印尼,唐宋时虽已通过海贸传入,但它的地位与胡椒不相上下,堪比金银,姚如意买不起。
她打算用本地肉桂代替。
肉桂的香味会比肉蔻更张扬热烈,但同样丰富温暖,虽然不能完全复制肉豆蔻粉的味道,闻起来还是有些相似的。
至于肉肠的形状,肉和淀粉的比例只要掌握得好,煎出来的肠就不会散。
把浓稠稠的鸡肉淀粉浆浇入模中,竹签往将凝未凝的肉糜里一戳,翻面煎得金黄,刷上秘制酱料,那香气真能飘半条街……
做起来还快,有模具能同时做七根,做法还简单。
所以模具炉子便分外重要。
短短一路,她已想了很多,端着新炸的脆皮五花肉站到程家门前时,心里主意也已安定。
她清了清嗓子叩响门环。
心里正默念说辞,却听得门后隐约传来木屐趿拉声,门开的瞬间,便伴随着一句冷冷地抱怨:“林大你怎才来……”
声音戛然而止。
她一愣,对方也一愣。
门缝里探出来半张白净的脸庞,湿发披散的挺拔少年,显然是刚沐浴好,发尖滴下的水正顺着锁骨滑进衣襟。
他身上仅着素棉布中衣,外罩松垮的青靛直缀长衫,半敞,襟带便斜斜地垂在腰间,长衫衣摆之下,赤足踩着木屐。
他一见是姚如意,面皮涨红,急得“砰”
地又把门关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