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不过代言费这东西,可打动不了他。
佳能撑死的能给多少钱?2000万,还是4000万,亦或是8000万每年?
换算成欧元,这些钱在向阳的眼里也不算大头了,不过佳能有一样东西他很感兴趣。
更明确的说,不仅仅是佳能。
蔡司、哈苏、施耐德、徕卡等等品牌,向阳都非常有兴趣。
在拍摄完vlog后,他曾经叫碧·夏弗联系过dj的人员来巴黎和自己交流过。
经过了解,固然dj从他这里,以及深投控拿到了一笔数目可观的融资短时间内在国内招兵买马来扩充研发团队的自研能力。
但是因为前期的技术积累和产品布局,取得技术上明显突破的还是飞控系统。
一款是用于直升机的,另外一款是无人机。
两者,可以说是整个行业内第一台专为像真娱乐直升机、无人机而设计的飞行飞控系统。
该控制系统,将大大的降低操作难度。
而根据内置的功能,还可以为操纵者自动提供一些不亚于专业级别的修正和操控体验。
例如半自动起降、无副翼系统和失控保护。
基于内置这套系统的第一款dj无人机,也在抓紧研发中。
而向阳之前提到过,希望dj也可以按照gopro的产品研发一款便于携带、小巧,且具备充足电量的运动相机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这其中,技术层面的东西,作为一名文科生的向阳不太理解。
不过在交流中,有一点他听的很明白。
那就是dj无论在无人机的研发上,还是运动相机的产品上,有一个关键性的节点需要跨越。
那就是产品自身要搭载的镜头。
这里,当然有历史和技术发展背景的原因。
世界光学镜头产业起源于1608年,华夏的光学技术发展起步于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
能用几十年的时间追赶别人几百年在材料和工艺上的领先技术,已经很不容易了。
但差距,也要承认。
不过随着2000年前后,全球视频监控市场的快速发展,国内的镜头企业也有不少抓到这份新的机遇的。
在深投控的帮助下,dj就和珠三角的不少企业进行过接触。
背靠大树好乘凉优势再次体现。
要知道,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有全球镜头产业相关最完整的产业链。
自2008年起相关的制造工艺日益成熟,再加上企业自身为了保持竞争性,在光学技术上也在不断突破。
只是适配在运动相机和无人机上的镜头。
可不是说你今天要,明天就能像变戏法一样能够拿出来的东西。
研发除了需要市场和资金,也需要时间。
所以.
佳能给钱,不缺钱的向阳兴趣不大,但如果他能按照dj的需求为后续的产品提供配套的镜头模组。
说不定,向阳会很感兴趣。
也就是说,佳能的算盘虽然打的不错,但没打到向阳的心坎上。
况且,有徕卡、哈苏、蔡司这样更具噱头的镜头品牌在的前提下,即便是合作,也没必要非要佳能不可啊。
三星,还有自己的相机呢。
佳能的单反相机在市场占有率固然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