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的传说。
等明年北新桥扩宽时,精忠庙被拆除,“锁龙井”
被填平,井里的铁链子也被工人们拉了出来,铁链子确实很长,不过也就是三米多。
当然,井底更没有锁着的蛟龙。
等傍晚的时候,他先去交道口拿了烧制好的套筒炉瓦,顺便要了些耐火土,又去杂货铺拿炉子。
那工作人员自然还认得徐得庸,见到他来了便笑着道:“同志您来嘞,昨个就做好送过来了,您瞧瞧,这做的不错吧?”
徐得庸走到做好的炉子边,伸手抬了抬,嗯,不错,有些分量,这时候还是比较靠谱。
他点点头道:“可以,我再买四节耐灶烟筒加一个两个弯头,您给算算拢共多少钱吧?”
竖着两节,横着一节伸不到廊道外面,必须再加一节。
工作人员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之前和您说炉子不超五块钱,我话有点说大了……,得,既然您买四节烟囱,那炉子就按五块钱算,不瞒您说,五块钱我们就是义务劳动。”
“那谢谢您嘞。”
徐得庸咧咧嘴道。
自己这次真的“大出血”
。
炉子五块,烟囱四块,两个弯头四毛,十二眼蜂窝煤摸具一块八,一共是十一块二,哦,还有六毛的套筒炉瓦。
除去两块钱订金,徐得庸又付了九块二,身上的现金急剧缩水。
将东西都放到车上,徐得庸又去隔壁买了一百块蜂窝煤,一块两分四,又了两块四。
路不远,人家用平板免费给送。
等徐得庸带着东西回去,顿时引起院里人的注意。
院里几个半大小子围上来看稀奇,他心中一动道:“需要五个人搬蜂窝煤,每人搬二十块,搬完每人一颗。”
“我我我……。”
闫解旷眼睛一亮立即举手道。
“得庸哥,我……。”
刘光福毫不落后。
……
拉蜂窝煤的汉子一脸笑呵呵的看着。
徐得庸点了闫家、刘家两兄弟,以及院里另一家的小子,都是十岁左右。
还有两个五六岁的没被选上一脸失望,实在是徐得庸怕他们拿不稳给摔喽。
徐得庸抱着炉子回到家,在廊道收拾出一片空道:“蜂窝煤就放着,都码的整整齐齐,摔坏了没吃。”
“是,得庸哥。”
五个小子满口答应,充满干劲。
第二趟徐得庸抱着烟筒进院,阎埠贵眯着小眼睛道:“哟,得庸,这是买了烟囱炉子?行啊,小日子一天一个样。”
徐得庸笑着道:“嗨,三大爷您说笑,我听人说烧蜂窝煤比烧煤球节省三分之一,我一算账肯定亏不了,这不便买回了。”
“真的能节省三分之一?”
阎埠贵一听眼睛亮了,心中小算盘顿时打的“噼啪作响”
,随即道:“那一年差不多就能把炉子钱省出来……,嘿,你先烧烧看,要是真像你说的,三大爷也改烧蜂窝煤。”
徐得庸道:“成啊三大爷,烧什么还不是个人的自由,我这先忙了。”
“哎,您忙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