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子文学网

第三十六章 沉默的父子4k求追读(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太康四年二月辛巳,时年十二岁的刘羡正式开始守孝。

作为自两汉年间因尊崇儒术逐渐普及的民俗,守孝之礼在西晋时期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发展到登峰造极。

按照《礼记》中记载,在服丧期间,为体现孝心,守孝者的饮食要格外注意:如头三日不食,出殡后方可食粥;等到了百日卒哭之后,才可以疏食水饮,也就是吃点粗茶淡饭;而一年小祥以后,才可以吃菜果;两年大祥之后,才可以用酱油盐调味;等到守孝期满,才可以正常饮食,也就是可以吃肉了。

居住方面也是如此:在死者未下葬之前,孝子要居住在临时搭建的简陋棚屋之中;下葬之后,棚屋内壁可以涂泥挡风;百日之后,可以对棚屋稍加整理;一年小祥,可以拆除改建棚屋,用白灰涂墙,铺用普通枕席;大祥时,就可以回到平常的房屋,但不能用床;守孝期满,就不做要求了。

这样苛刻的守孝内容,既妨碍生产,也毁坏人的肌体,在生活中自然是很难完全遵守的。

两汉期间,能够按《礼记》执行下去的孝子,不能说凤毛麟角,只能说完全没有。

被地方当做道德表率推举上来的孝廉,既有守孝了二十年,期间和妻子连生数子的,比如汉桓帝时之赵宣,也有先故作不孝姿态,然后假装幡然醒悟,痛改前非的,比如汉明帝时之许武。

所以当时有民谣讥讽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所以说,能够忍住世俗诱惑,不折不扣地守孝三年的,就已经是当时知名的大孝子了。

比如汉末时的袁绍,先服母丧,再服父丧,守孝六年,因此闻名天下,人人以为贤。

相比之下,被察举为孝廉的曹操,却没有拿得出手的事迹。

但到了西晋时期,守孝之礼受到了空前重视,从上到下形成了一种“死孝”

的氛围。

前些年,河东王接丧母,他为母守孝三年,严格执行《礼记》的饮食要求,以致于“柴毁骨立”

,仿佛饿殍。

而平阳王延更是夸张,据说他九岁丧母,守孝期间,三年泣血,几至灭性,后来每年遭逢忌日,都要哀嚎悲泣十余日。

哪怕是阮籍这样,以放荡不羁,蔑视礼法闻名的隐士,也不免要遵守吊祭之礼,只是具体细节不合常规罢了。

守孝到几乎要死人的地步,这当然是不合时宜的。

但一样风俗能够发展到这种地步,自然也有时代独特的原因,说来无非是两条:

一是经过数百年的权力斗争后,士族终于争得了应有的权力地位,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他们标榜自己的德行清高异于常人,应该获得权力,那自然也要表现出相应的情操。

而孝字作为儒学之首,正该是他们大作文章的地方。

但至于是不是名副其实,这恐怕就要另行考量了。

二是司马氏以篡权弑君夺得帝位,有违儒家提倡的忠君之道。

但身为皇帝,也必须吹捧自己的德行,那便不得不在其他诸如仁恕、宽和等方向找补,如此才能符合“天家”

之德。

而其中孝之一道尤为重要。

齐王司马攸身为宗室之首,以身作则,先为晋景帝守孝,再为晋文帝守孝,又服侍羊、张两位母后,也一度形销骨立,这才海内归心。

天子司马炎稍不如兄弟,但也在行政上大肆提倡孝道。

所谓上行下效,“死孝”

之风自然是席卷九州,创历代之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修仙之别样女配二道贩子的崛起斗罗:武魂假面,我帝骑无限魂技职场红人逍遥梦路超凡血统整合体穿到男频爽文里艰难求生梦回大明春我的悟性爆炸了无敌杀戮系统田园娇医:娘亲,爹爹来了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星河霸主女凰她A爆全场天启预报我的人生可以无限模拟农门长安原来我是妖二代最强家族系统五行天逐道长青九天神帝抗日之天降神兵我为红楼来太古御龙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