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团队设计了一套基本语法结构:
1.物质标识符:表示操作目标的符号
2.属性选择器:指定要修改的特定属性
3.行为修改器:描述动态特性变化
4.关系运算符:建立不同物质或属性间的联系
5.量子状态描述符:表达概率分布和叠加状态
这一结构允许构建如"将物质A的属性X转移到物质B"或"使物质C以特定方式响应能量D"这样的复杂指令。
林小雨注意到这一系统与古代符咒学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古代法术本质上是对能量流动的编码指令。
我们的系统在某种意义上是赋予了这些古老思想以科学基础。
"
然而,真正的挑战在于验证。
语言必须能够准确转化为实际的量子场操作。
为此,李默开始进行一系列测试,尝试将符号序列转化为具体的物质变化。
-----
第三周,进展突飞猛进。
李默逐渐掌握了如何"编译"符号序列为精神操作,达到近乎自动化的程度。
他能够写下一组符号,然后按照这些符号的指示精确地影响量子场,就像程序员编写代码并让计算机执行一样。
一个关键突破是发现某些符号组合可以创建"宏"或"函数"——可重用的操作序列,能够应用于不同的物质。
这极大提高了效率,让李默可以一次性设计复杂操作,然后多次执行。
"看这个,"在一次演示中,李默向维尔斯展示了他的新成果。
他在特殊纸上绘制了一系列复杂符号,然后集中精神。
桌上的三个不同物体——一块石英、一滴水和一小片铜——同时发生了相同的变化,温度均上升了精确的5度。
"我创建了一个温度调节函数,可以应用于任何物质,"他解释道,"更重要的是,我不需要重新思考每个步骤,只需要'运行'这个预设的指令序列。
"
维尔斯对此印象深刻:"这不仅是效率提升,更是概念性突破。
你正在将直觉性的能力转变为系统性的科学。
"
-----
第四周,团队着手完善语言的最后要素——错误处理和循环结构。
量子操作并非总是成功的,尤其是在处理复杂物质或尝试违反物质"自然倾向"的变化时。
李默设计了特殊的符号序列来检测这类"操作拒绝",并提供替代路径。
"这有点像编程中的try-catch块,"他向张磊解释,"如果主要操作失败,系统会自动尝试替代方案,而不是完全崩溃。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