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
李默思索片刻:"或者,这反映了量子层面的非局域性和时间非线性。
可能在量子信息场中,严格的'先后'关系并不总是适用。
"
最后,在深入分析共振波形时,张磊发现了一个隐藏模式——当转化为音频信号时,这种波形产生了一种和谐的音调,而不是随机噪声。
这种音调模式在不同实验之间保持惊人的一致性,暗示可能存在某种基础"语言"或"协议"在信息交换中起作用。
-----
第二天早晨,张磊和李默决定邀请林小雨观看实验记录。
作为团队中的哲学思想家,她可能提供不同角度的见解。
林小雨专注地看完录像和数据分析后,长时间保持沉默。
最终,她缓缓说道:"如果这些观测是准确的,那么我们可能需要重新思考'对话'的本质。
这不仅是科学突破,也是哲学和认知领域的革命。
"
她指出,数据中的共振模式和看似预测性的反应,都暗示物质世界可能具有某种基础的"感知力"或"响应性",这与古代哲学中的多元思想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东方哲学一直强调物我同源,西方某些思想流派也探讨过泛意识论。
现在,这些古老观念可能找到了科学基础。
"
李默好奇地问:"你认为这种'对话'是什么性质的?它是否意味着物质有某种初级意识?"
林小雨谨慎地回答:"我认为机械的二元论——要么完全无意识,要么拥有人类式意识——可能过于简化。
现实可能更像是一个光谱,从基础的'响应性'到复杂的自我意识。
你的发现可能揭示了这个光谱中通常被我们忽视的区域。
"
张磊若有所思:"如果按这种理解,我们的记录仪可能捕捉到了这种基础响应性的具体表现。
这不是人类式的思考或意识,而是一种更基础、更原始的信息交换和调谐能力。
"
-----
下午,团队决定进行最后一项关键测试:薛薛实验。
如果动物意识也能与物质产生类似的交互,那将进一步支持这一发现的普遍性。
在林小雨的帮助下,他们将薛薛带到实验室,安装了简化版的监测设备。
实验设计很简单——让薛薛专注观察装置中的水滴,同时记录两者的数据。
结果令人振奋。
虽然没有经过任何训练,薛薛的专注观察确实引发了水分子的量子状态变化。
这些变化虽然不如李默的意识状态编程那样强烈和结构化,但确实存在,而且呈现出独特的模式——既不同于自然随机波动,也不同于人类意识的影响模式。
更有趣的是,当薛薛显得特别感兴趣时,共振效应明显增强,几乎像是一种本能的"调谐"能力。
这种现象支持了团队此前的猜测:或许动物天生就更容易与物质世界的基础响应性和谐共处,因为它们不受人类复杂思维的干扰。
"这是客观证据,"张磊看着数据记录,声音中带着惊叹,"意识与物质之间的交互不是主观错觉,而是可测量的现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