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此外,物理常数的精确调校也令人怀疑这是否为有目的的设计。
"
当轮到理查德·霍金斯时,他带来了哲学视角:"模拟假说面临一个核心问题——自指悖论。
如果我们的宇宙是模拟的,那么我们关于宇宙本质的推理能力也是模拟的一部分。
这意味着我们可能被编程为永远无法确定真相。
"
整个上午,讨论热烈而深入。
当午餐休息即将结束时,马库斯宣布:"下午,我们将重点听取李默团队基于他们的面向对象量子理论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
用过午餐后,李默站在演讲台前,深吸一口气。
他没有使用常规的演示文稿,而是让张磊在身后的大屏幕上展示一系列实时的量子观察数据。
"传统的模拟宇宙假说通常将宇宙视为一个自上而下设计的系统,就像一个精心编写的程序。
"李默开始他的发言,"而我们的面向对象量子理论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角——宇宙可能更像是一个分布式的、自组织的、具有自主性的系统。
"
他指向屏幕上的数据流:"我们观察到的量子反抗性和条件多态性表明,微观粒子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选择能力'。
它们不仅仅是被动执行预定规则的单元,而是能够基于环境、历史和观察者状态做出不同反应的动态实体。
"
李默在屏幕上展示了一个简化的量子条件多态性模型:"这里,粒子在特定条件下偏离传统量子力学预测的行为,更像是程序中的异常处理机制,而非严格的算法执行。
如果宇宙是一个模拟,它更可能是一个多智能体系统,而非中央控制的程序。
"
迈克尔·奥康纳提出质疑:"这种所谓的'选择性'完全可以用隐变量理论解释,无需引入主观因素。
"
李默点头:"这是个合理的质疑。
但我们的实验表明,这种'选择性'与观察者的意识状态高度相关,这很难用纯机械的隐变量来解释。
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不同观察者(包括人类和动物)会诱发不同的量子反应模式,就像每个观察者与量子场进行独特的'对话'。
"
林小雨补充道:"从哲学角度看,传统模拟假说面临的自指悖论在我们的理论中有了新解。
如果宇宙是分布式的、具有自组织能力的信息处理系统,那么我们作为该系统的一部分,确实可能理解系统的本质,因为每个部分都包含了整体的某些特性。
"
詹姆斯·卡尔森对这一观点表现出极大兴趣:"这听起来非常像量子整体论,但你们将其扩展到了信息处理层面。
这确实为模拟假说提供了新角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