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水分子可以被定义为一个包含三个原子的'类',"李默指着白板上的示意图说,"它有分子量、极性、氢键形成能力等'属性',还有溶解、氢键结合等'方法'。
"
林小雨补充道:"基于我们的模型,水分子的行为可以通过这些属性和方法全面描述和预测。
当我们在量子场中操控水分子时,实际上是在调用或修改这些属性和方法。
"
与此同时,玛利亚的团队正在将这些概念转化为QuantumScript2.0的具体语法和功能。
她创建了一种描述物质特性的新语法:
玛利亚补充道:"我们将物质视为对象,就像软件工程中那样。
每种物质都是一个'类'(Class),具有特定的'属性'(Properties)和'方法'(Methods)。
属性是物质固有的特性,比如质量、电荷;方法则是物质的行为方式,比如如何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或者如何响应外部场。
"
她在屏幕上调出了一个示例,是他们初步构建的"水分子类"定义。
"你看,"玛利亚指着屏幕解释,"我们定义了水分子的基本属性,比如它的精确质量、固有的偶极矩、氢氧键的键角,以及几种主要的振动模式。
然后,我们定义了它的交互行为,比如它能够形成氢键,能够溶解极性物质,以及它会对电场做出响应。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我们定义了它的量子控制响应接口——我们可以命令它对齐到某个方向的场,移动到指定的坐标,或者旋转特定的角度。
"
这种结构化的描述,清晰地将水分子的物理化学特性与其在量子场中可被编程控制的行为联系了起来。
"这种方式让我们能明确定义每种物质的特性和行为,"玛利亚向团队解释,"然后我们可以基于这些定义编写更高级的量子控制程序。
"
张磊的实验团队设计了一个简单的验证实验,测试这种面向对象框架在实际操控中的效果。
实验目标是同时操控水分子和甲醇分子,让它们以特定方式排列。
"使用传统方法,我们需要为每种分子编写不同的、非常底层的控制指令,需要精确计算每个分子在每个时间点的受力与移动轨迹,过程非常繁琐且容易出错,"张磊解释道,"但使用新框架,逻辑就清晰多了。
我们首先在程序里创建水分子的'实例'和甲醇分子的'实例',就像在程序里创建变量一样。
然后,我们定义一个我们想要的排列模式,比如一个边长2.8埃的正六边形。
最后,我们只需要一个指令,告诉系统,按照这个六边形模式,把我们刚才创建的这几个特定分子实例(比如两个水分子、一个甲醇分子、一个水分子、两个甲醇分子)排列好就行了。
"
实验中,张磊团队首先使用传统量子控制方法尝试排列,过程复杂,耗时近三小时,且由于控制精度问题,成功率仅约60%。
随后,他们使用新框架进行了同样的实验,结果令人惊喜:整个编程和准备过程大大简化,实际操作时间缩短到45分钟,最终排列的成功率也提高到了88%。
一周后,团队汇集成果,整理出了第一版物质"类"和"属性"清单,包含了常见原子、简单分子及其基本交互方式。
李默将这份清单命名为"物质对象模型"(MaterialObjectModel,MOM)。
"MOM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李默在总结会上说,"它是一个理解框架,帮助我们将编程思维与物质操控统一起来。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