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保持谦虚,保持尊重,保持好奇。
"
随着李默的一声口令,玛丽亚启动了系统。
与以往不同,这次没有明显的能量波动或光效,只有显示屏上缓慢变化的数据流。
量子种子点开始散发出微弱的蓝光,通过特殊相机才能观察到这些光芒如细线般在岩石内部延伸。
"信息传播已开始,"林小雨盯着监测屏幕说,"第一个种子点周围的晶格结构正在重组。
"
六小时过去了,实验室里的气氛既紧张又期待。
监测数据显示,变化已经从七个种子点扩散,覆盖了岩石约35%的体积。
"传播速度符合预期,"张磊分析道,"但能量消耗远低于我们的计算值。
看来协同方法确实比直接强制改变高效得多。
"
当实验进行到第十一个小时,意外发生了。
原本平稳的数据曲线突然出现剧烈波动,监测屏幕上出现了警告信号。
"出现自组织加速现象!
"玛丽亚惊呼,"变化传播速度突然增加了十倍。
"
李默立刻调整系统参数,试图稳定过程:"看起来达到某个临界点后,系统进入了自我催化状态。
岩石内部开始主动参与变化,而不只是被动接受。
"
接下来的一小时里,团队密切监控着这一意外但激动人心的过程。
变化以惊人的速度向整块岩石扩散,就像一场微观层面的风暴。
然而,与以往的强制改变不同,这次没有能量异常或不稳定迹象,一切似乎都在一种有序但快速的状态中进行。
"这就像...宇宙主动接过了控制权,"林小雨轻声说,"它理解了我们的意图,然后用自己的方式来实现它。
"
第十四个小时,监测系统显示变化已完成。
实验室陷入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最终测试结果。
张磊小心翼翼地从量子接口系统上取下那块花岗岩,它看上去与实验前没有任何视觉上的区别——同样的灰白色,同样的质感,同样的重量。
"视觉检查无异常,"张磊报告道,"进行物理特性测试。
"
他将一端加热到300℃,通常情况下,热量会迅速传导,很快整块岩石都会变热。
但这次,热能仿佛遇到了无形屏障,即使加热持续了十分钟,距离热源仅一厘米的地方依然冰凉。
"天哪,"玛丽亚惊叹道,"热传导率接近零!
这是完美的隔热材料。
"
随后的一系列测试确认,除了热传导特性外,岩石的所有其他物理属性——硬度、密度、弹性、电阻率等——都保持不变。
它依然是那块花岗岩,只是获得了一种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特性。
"我们成功了,"李默平静地说,但他的声音中带着掩饰不住的激动,"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改变宏观物体的量子特性。
"
维尔斯举起香槟杯:"更重要的是,我们证明了协同量子工程能够突破能量壁垒,实现大规模物质改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