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怎么听怎么像。
而且安丘县沾桥县距离这样近,应当都有产?
不过那时候就能制成布匹,还能换粮食吃,产量应该不低吧。
纪楚心里有疑虑,但翻完县志也没有结果。
之后前朝乱了,边关首当其冲,县志空了几十年没记,这事自然没人提起。
但如果那时候棉花产量就不低,还能大量生产棉布,当地应该有专门种植的方法。
纪楚把县志合上,总觉得梦里都是棉花了。
不过就连傅书吏他们都不知道,那也问不出什么。
算了,即使当时有技术,那找不到也没用啊。
纪楚不再多想,干脆把精力放在腊八施粥上。
主要是给救济院的百姓发。
之前说过,住在这里面的人,要么家里房屋极破,要么家里有婴儿老人。
他们也是最需要施粥的人群。
大冬天的吃完热腾腾的粥,日子都有盼头了。
从十月份住到里面,至今也快两个月,二百多户人家,差不多四百多人,每日都极为热闹。
还组织了人手巡查,确定不会出问题。
好在里面要么是产妇婴儿,要么老年人,大家住到一起互帮互助,反而其乐融融。
白日大家去大屋子里闲聊,中间点上火盆烤火。
晚上回到房间挤一挤。
吃饭则是各家凑着一起做,两个月下来,不少人甚至都没生冻疮。
这可太罕见了。
得知腊月施粥,不少妇人主动出来,让同屋的人帮忙看着孩子,她们帮忙一起做。
因为人多,腊月初八一大早,便把熬粥的大锅支起来,大家边烤火边熬粥,高兴得不行。
就连一直在屋子里没出来的几个年纪大的老人,也都挪动出来,忍不住道:“好香的粥啊。”
其中一位平日沉默的老婆婆,此刻也坐下来烤火,等着喝粥。
这位老婆婆身边还有个十二岁的小孙女,赶紧扶着奶奶。
“早该死了,还连累你们。”
老婆婆小声嘟囔,“你站前面,暖和。”
小孙女跟奶奶长得很像,不过脸上都是笑模样:“祖母,我能住到这里,也是因为您啊。”
她们家房子中规中矩,大人扛得住,但老婆婆今年都七十多了,就怕她受寒。
而且衙门还说,年纪这样大了,还要找个人陪着。
她家一想,就把一老一少送到救济院,至少能过个暖冬。
老婆婆听到这,脸色才好点。
周围人都知道,她是怕连累孩子孙辈,早就想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