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特别是卖文房四宝的货商,早早把好笔好纸上架,明显专供安丘县的考生。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
安丘县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多了,还不分男女,到了年纪就去读,能不能读下去,就看天分了。
不过学个几年,能读会算就成。
即便如此,能坚持下来的书生也不少。
其中八岁到十二岁的蒙童,约有一千多人。
十二到十六,刚刚入门的,差不多六百多人。
到了十六到二十五,正经能科考的学生,也有三百多。
其实看比例来说,三百多人参加县试,争取十个名额,竞争依旧激烈。
但总比五个名额要好得多。
怪不得大家都爱升中县,乃至上县。
提到这个,纪楚专门又看了看本地现在的人口。
如今是安建三十三年,户数增长到六千三百户,人口三万一千多,实际田地三十二万。
这么看的话,距离上县还有一段距离。
目光再放回到今年的考试上,参加考试的三百七十九名学生早早准备,特别听说县学开了集训课之后,更是用功。
毕竟人家都那样努力,他们要是再不拼一下,真的没机会了。
但学生们没想到,比他们更努力地人,竟然在正月十六便到了安丘县。
那就是阳顺县的孔师爷。
这位孔师爷,就是年前来学习的五县之一。
自从年前知道,棉花有轮耕的方法,便左等右等,一直到终于过完年了,就跟县令请示,过来取《棉花要术》。
纪楚看到他时也有些诧异。
各地衙门还有好几日才开印,怎么现在就来了。
本来只是随便问问,没想到对方真如实回答。
“年前回去之后,我们县令听了您说的路不行不到,事不为不成,很是激动。”
孔师爷说起来,还心有余悸。
这一激动,就对县里大户下手了。
借着冬日扶济,狠狠让各家出不少血。
头一回给百姓们发放救济。
不去各村也就罢了。
他们县令还学着纪县令去村里看看。
出身良好的刘县令当时沉默,他只在夏收秋收的时候下来看过,却不知道冬日里,百姓们家中是这个样子。
毕竟冬日过不成日子,实在超出他的认知范围。
刘县令年纪也不大,今年三十出头,考了很多年才考上举人。
同样运气好来当县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