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一个月后,放榜之日。
清晨,鼓楼钟声响起,应天府衙门前人山人海。
红纸金字的榜单高悬于墙,无数双眼睛焦急搜寻着自己的名字。
阿福挤在最前排,双手颤抖,顺着榜首一行行往下看??
第一名,解元:苏录,江宁县监生!
刹那间,人群爆发出惊呼。
有人不信,反复确认;有人立刻转身奔走相告;更有几个老儒抚须长叹:“苏氏有子如此,九泉之下可瞑目矣!”
消息传回苏家,母亲正在佛堂焚香祷告。
听到阿福狂喜呐喊,她手中的香跌落在地,整个人怔住,继而掩面痛哭,口中喃喃:“菩萨保佑……菩萨保佑……我儿不负十年寒窗啊!”
苏录本人尚未归来。
他一早便去了城外栖霞寺,为亡父扫墓。
当他手持黄榜复印件跪在坟前,泪水终于夺眶而出:“父亲,儿子中了。
不是侥幸,是您在天之灵护佑,是母亲十载辛劳支撑,是我自己一步不曾退缩。
从此以后,我不再只是苏家的儿子,更是天下苍生的士人。
我要用这支笔,为无声者发声,为无路者开道。”
归途中,百姓争相围观,有人高呼“苏解元”
,有人欲跪拜行礼,皆被他一一扶起:“我只是个读书人,还未做官,何敢受此大礼?”
当晚,李怀瑾、赵明远、周景和齐聚苏家小院,摆酒庆贺。
酒过三巡,李怀瑾举杯朗声道:“昔日同窗四人,今日苏兄独占鳌头!
他年若得富贵,莫忘我们这些旧友!”
苏录起身还礼,郑重道:“诸位兄台,今日之酒,非庆我一人得志,而是庆天下尚有公道存焉。
来年会试,我愿与诸君共赴京师,同登金榜。
若有寸进,必不忘今日之情、此心之誓。”
众人感佩不已,齐声应诺。
夜深人静,宾客散去。
苏录独坐书斋,取出当年那位老翰林批阅《君子务本》的旧稿,轻轻抚摸那句“奇才!
此子不出十年,必为天下宗匠!”
的朱批,眼眶湿润。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京城之中,严党盘踞,权倾朝野;殿试之上,一言可定终身。
他这篇震动南都的策论,到了北方,或许会被视为“狂悖”
、“离经叛道”
;他这个寒门解元,也许会被权贵讥为“乡野竖子,不知天高地厚”
。
但他不怕。
烛火摇曳,映照着他坚毅的侧脸。
他提笔在新买的宣纸上写下八个大字: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
墨迹未干,窗外晨曦初露,东方既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