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如果连这个都拒绝,恐怕会被当成问题学生重点“关照”
,后续麻烦更多。
两害相权取其轻。
他咬了咬牙。
“好的,老师。”
接过那份轻飘飘的文件,陈默感觉接住了一个烫手山芋。
(有没有过“明知任务麻烦,却只能硬接”
的无奈?比如老师领导安排的任务你不想做,但怕被穿小鞋、被重点关注,只能捏着鼻子答应——当时是不是心里叹气“算了,赶紧弄完赶紧了事”
,根本没心思好好做?)
回到宿舍,陈默看着空白的报告要求,心烦意乱。
OS:怎么才能用最小的成本,最快地搞定这破报告?
挨个去问同学?太麻烦,而且他根本不想和那么多人说话。
网上发问卷?还要统计回收,更麻烦。
他盯着电脑屏幕,前世处理过无数商业报告、市场调研的记忆碎片在脑中闪过。
那种基于数据和逻辑快速形成结论的本能,再次被激活。
虽然主观上他想敷衍,但“怕麻烦”
的性格让他选择了最有效率的路径——首接基于现有现象和合理推断,生成一份“像样”
的报告。
省去中间所有繁琐步骤。
OS:新生普遍问题?无非就是那几个:想家、学习模式不适应、人际关系困惑、对未来迷茫。
对策?学校官方那套说法改改就行。
他打开文档,手指在键盘上飞舞。
没有采访,没有问卷。
纯粹依靠前世经验和逻辑推理,结合开学以来观察到的一些现象(主要是他室友们的表现)。
他首接构建了一个简单的分析框架,指出了几个新生适应的核心痛点,并给出了看似合理、实则有些超前的建议(比如建议学校引入更灵活的学习评价体系,加强朋辈心理支持等)。
他甚至随手做了几个简单但清晰的数据模型示意图,用来“预测”
不同性格特质新生的适应曲线。
语言精炼,逻辑清晰,首指核心。
虽然内容是基于推断,但框架和表述方式,完全超出了本科生的水平,更像是一份简洁的商业分析简报。
不到两个小时,一份十几页、图文并茂、有模有样的调查报告“出炉”
了。
陈默检查了一遍,确保没有太惊世骇俗的内容,但整体质量足以交差。
OS:嗯,看起来够用了。
赶紧交掉,摆脱这个任务。
他点击发送,将报告发到了刘导员的邮箱。
然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使命。
(有没有过“为了省事随便弄的东西,结果不小心做得太好”
的尴尬?比如敷衍写作业、随便做PPT,结果被老师表扬“有想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