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当最后一个传人闭上嘴,
>风会接过去,
>星辰会传下去,
>而大地,将用草叶的摩擦继续吟诵……”
唱到最后,他的声音越来越轻,如同飘散的烟缕。
唱罢,他静静躺下,对林远说:“现在我可以走了。”
两小时后,监测仪发出长鸣。
巴特尔在黎明前离世,嘴角带着笑意。
葬礼按传统举行,遗体由白布包裹,送往圣山脚下的草原深处。
按照习俗,马头琴被折断琴弦,置于墓旁,象征传唱的终结。
但林远没有收起录音设备。
他在墓地支起小型广播桩,循环播放巴特尔最后的吟唱。
起初族人不解,甚至有人反对:“这是打扰亡灵!”
直到第三天夜里,放羊的孩子跑回来喊:“爷爷!
草原在唱歌!”
人们赶去查看,发现夜风掠过广播桩的金属网格时,竟与播放的旋律形成共振,产生奇妙的和声效果,宛如千万人在齐声应和。
老祭司肃然起敬:“这不是机器的声音,是天地在回应。”
林远趁机提出建议:能否建立“声音陵园”
?每位逝去的传人,其代表作都可通过太阳能广播桩,在特定时节自动播放。
春播时响《耕牛谣》,秋收时播《谢天歌》,冬雪覆盖大地时,则轮番响起各族史诗。
族人们沉默良久,最终点头同意。
他们终于明白,保存声音不是挽留死者,而是为生者点亮回家的路。
离开新疆前,林远专程去了趟当地小学。
他带来一台便携式语音交互终端,内置刚完成的“江格尔AI吟诵模型”
。
孩子们围上来,好奇地触摸屏幕。
他点开一段动画:一位虚拟的少年江格尔骑着白马穿越风暴,背景音正是巴特尔年轻时的录音采样合成。
“这是……真人唱的吗?”
一个男孩问。
“是的。”
林远说,“一百年前就开始唱了,一直唱到现在。”
教室里一片寂静。
片刻后,一个小女孩举手:“我能学吗?”
林远笑了:“只要你愿意听,就能学会。”
他当场组织了一场“声音接力”
活动:每个孩子录一句自己想对祖先说的话。
有个孩子说:“我想告诉曾祖父,我们现在有电视,能看到全世界。”
另一个说:“我希望他知道,我没忘记我们的语言。”
林远将这些录音导入系统,标记为【新生之声?希望】。
他计划在未来十年内,把这些来自全国各地孩子的留言,编织成一部全新的跨民族史诗??不记载战争与征服,只记录平凡日子里的思念、期盼与温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