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这里通讯几乎断绝,手机无信号,电力供应不稳定。
寨老听说他是“那个唱歌的汉人”
,亲自迎出寨门,用古老礼仪献上羊毛披肩。
当晚篝火晚会上,余惟被请上坐。
年轻人跳着传统舞步,老人在一旁弹月琴。
酒过三巡,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妇人起身,颤巍巍走向他,递上一只布包。
“这是我孙子写的。”
她用彝语通过翻译说,“他去年考上大学,是村里第一个。
临走前夜,他写了这首诗,说要是遇上你,就请你唱出来。”
余惟打开布包,是一张皱巴巴的作业纸,钢笔字歪斜却用力:
>《父亲的背》
>
>父亲的背是弯的
>像门前那棵老核桃树
>他背着土豆走三十里山路
>换来我的课本和铅笔
>
>父亲的背是硬的
>能扛起整个家的重量
>台风刮倒房屋那天
>他用脊梁撑住横梁直到天亮
>
>现在我要离开大山了
>可我知道
>他的背再也直不起来了
余惟读罢,全场寂静。
他接过月琴,略作调音,以最简单的和弦伴奏,用汉语缓缓吟唱。
歌声一起,许多村民低头啜泣。
那位老妇人跪坐在地,双手合十,像是在接受某种神圣仪式。
那一夜,他明白了一件事:艺术真正的力量,不在于技巧多高超,而在于是否敢于承载他人生命的重量。
离开凉山后,他收到消息:教育部批准设立“平民声音研究中心”
,挂靠于中央音乐学院,首批收录的正是“声音档案”
前五千份材料。
同时,《小人物》被译成英文、法文、阿拉伯文,在多个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演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