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公元前335年,丙戌年
秦国攻打韩国,攻下了宜阳。
公元前334年,丁亥年
齐王和魏王在徐州会面,互相承认对方为王。
韩国的昭侯要建造高大的宫门,屈宜臼说:“您肯定走不出这道门。
为啥?不合时宜啊!
我所说的时,不是指时辰,人本来就有顺利和不顺利的时候。
以前您顺风顺水时,没造高门;前年秦国攻下宜阳,今年又大旱,您不在这时体恤百姓的急难,反而越发奢侈,这就是俗话说的‘形势不好还做奢侈的事’,所以说不合时宜。”
越王无疆攻打齐国,齐王派人游说他,说打齐国不如打楚国获利大,越王就转去攻打楚国。
结果楚军把越军打得惨败,还乘胜占领了原来吴国的全部土地,向东一首到浙江。
越国从此分崩离析,王室子弟们争着自立,有的称王,有的称君,住在沿海一带,向楚国称臣纳贡。
公元前333年,戊子年
楚王攻打齐国,包围了徐州。
韩国高大的宫门建成了,昭侯去世,他的儿子宣惠王继位。
当初,洛阳人苏秦用统一天下的策略去游说秦王,秦王没采纳。
苏秦就离开秦国,去游说燕文公:“燕国之所以没遭到侵犯,是因为南边有赵国作为屏障。
秦国要攻打燕国,得在千里之外作战;赵国攻打燕国,就在百里之内。
不担心百里内的祸患,却看重千里外的威胁,这可不是好计策。
希望大王和赵国联合,天下诸侯团结一致,燕国就没有忧患了。”
燕文公听从了他的建议,资助苏秦车马,让他去游说赵肃侯。
苏秦对赵肃侯说:“现在崤山以东的国家,赵国最强,秦国最担心的也是赵国。
但秦国不敢出兵攻打赵国,是怕韩、魏两国在背后算计它。
秦国攻打韩、魏,没有高山大河阻挡,能慢慢蚕食它们的土地,一首打到都城下。
韩、魏抵挡不住,肯定会向秦国称臣。
到那时,赵国就危险了。
我看天下地图,诸侯的土地是秦国的五倍,兵力是秦国的十倍。
六国联合起来,一起向西攻打秦国,秦国必败。
那些主张连横的人,都想割让诸侯的土地给秦国,秦国要是成功,他们自己荣华富贵,却不管国家遭受的祸患。
所以他们整天用秦国的权势恐吓诸侯,想换取割地。
希望大王仔细考虑!
我为您谋划,不如让韩、魏、齐、楚、燕、赵六国合纵联盟,共同抵抗秦国。
让各国的将领在洹水聚会,交换人质,缔结盟约,约定‘秦国攻打一国,五国就各自派出精锐部队,要么牵制秦军,要么救援’。
有谁不遵守盟约,五国就一起讨伐他!
诸侯合纵抗秦,秦国军队肯定不敢出函谷关来侵犯崤山以东的国家。”
赵肃侯听了非常高兴,厚待苏秦,赏赐他很多财物,让他去和各国诸侯结盟。
这时,秦国派犀首攻打魏国,大败魏军,斩杀西万多人,活捉了将领龙贾,夺取了雕阴,还打算继续向东进军。
苏秦担心秦军打到赵国,破坏合纵盟约,又想不到谁能去秦国施展反制策略,于是故意激怒张仪,促使他前往秦国。
张仪是魏国人,和苏秦一起拜鬼谷先生为师,学习纵横之术,苏秦自己觉得比不上张仪。
张仪在各国游说,一首没遇到赏识他的人,在楚国时陷入困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