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这一年九月,汉宣帝下令降低全国的盐价,还让各郡国每年上报囚犯中因严刑拷打或在狱中生病死去的情况,包括死者所在的县、姓名、爵位、籍贯,由丞相和御史考核各地政绩,上报朝廷。
十二月,清河王刘年因为家里发生
iconicon-uniE082"
>
iconicon-uniE070"
>丑事,被废了王位,流放到房陵。
这一年,北海太守朱邑因为治理地方成绩第一,被调到京城当大司农;渤海郡闹饥荒,盗贼横行,当地官员根本管不住。
汉宣帝想找个能干的人去治理,丞相和御史推荐了之前做过昌邑国郎中令的龚遂,宣帝就任命他当渤海太守。
召见的时候,宣帝问:“你打算怎么治理渤海,平息盗贼?”
龚遂回答:“渤海地处偏远,没怎么受到皇上教化,百姓饥寒交迫,官吏又不体恤,所以这些百姓才像小孩子一样,在池塘里拿着陛下的兵器玩耍(造反)罢了。
陛下是想让我武力镇压他们,还是安抚他们呢?”
宣帝说:“当然是选贤良的人去安抚他们。”
龚遂说:“我听说治理混乱的百姓,就像解开一团乱绳子,不能着急,慢慢来才能理顺。
我希望丞相和御史别用死板的法令约束我,让我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宣帝答应了,还赏赐黄金送他赴任。
龚遂坐着驿车到了渤海郡边界,郡里听说新太守来了,派兵迎接,龚遂把军队都打发回去了。
他发公文给下属各县:“把追捕盗贼的官吏都撤了,只要是拿着农具的,都算良民,官吏不许刁难;只有拿着兵器的才算盗贼。”
然后他一个人坐着车到太守府上任。
盗贼们听说了新规定,马上就散伙了,扔掉兵器,拿起农具,叛乱就这么平息了,百姓们也能安心种地过日子。
龚遂打开粮仓救济贫民,选拔好官吏去安抚百姓。
他发现当地风气奢侈,大家喜欢做生意,不愿意种地,就带头勤俭节约,鼓励大家务农种桑,还按人口规定每家种多少树、养多少家畜。
看到有人背着刀剑,就劝他们:“背着刀剑有啥用,不如卖了买牛犊,好好种地!”
在他的努力下,渤海郡家家户户都有了积蓄,打官司的也少了。
这时候,乌孙公主的女儿嫁给了龟兹王绛宾。
绛宾上书说:“我娶了汉朝公主的外孙,希望能和她一起去长安拜见皇上。”
元康元年正月,龟兹王和他夫人来长安朝见,汉宣帝赐给他们印绶,封龟兹王夫人为公主,赏赐特别丰厚。
这一年,开始修建汉宣帝的陵墓杜陵,还把丞相、将军、列侯、俸禄两千石的官员,以及家产百万以上的富豪,都迁到杜陵附近居住。
三月,因为有凤凰落在泰山、陈留,未央宫降下甘露,汉宣帝下令大赦天下。
大臣们又提议,应该给宣帝生父悼园追尊名号为“皇考”
。
五月,就修建了皇考庙。
冬天,设置了建章卫尉这个官职。
赵广汉当京兆尹的时候,喜欢任用年轻的官吏,这些人大多是官吏子弟,办事风风火火,天不怕地不怕,有啥事儿都敢干,也不考虑后果,赵广汉最后就栽在这上面。
他因为私人恩怨杀了一个叫荣畜的男子,有人上书告发,案子交给丞相和御史查办。
赵广汉为了对抗调查,诬陷丞相夫人杀婢女,想以此威胁丞相,结果丞相查得更严了。
赵广汉一不做二不休,带着官兵冲进丞相府,把丞相夫人叫到院子里问话,还抓走十几个奴婢。
丞相上书申诉,案子交给廷尉审理,查明是丞相因为犯错惩罚婢女,婢女被赶出相府后才死的,根本不像赵广汉说的那样。
汉宣帝知道后很生气,把赵广汉关进大牢。
成千上万的百姓跑到皇宫门口哭着求情,有人说:“我活着对国家没啥用,愿意替赵京兆尹去死,让他继续来照顾我们百姓!”
可惜赵广汉最后还是被腰斩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