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的名目,单独收藏在都内,总数有百万之多。
张安世为人做事谨慎周密,每次参与决定重大政务,一旦决策确定,他就称病退出。
等听到朝廷颁布诏令,还会装作惊讶的样子,派人到丞相府询问详情。
朝廷大臣都不知道他参与过这些决策。
他曾经举荐过一个人,那人来道谢,张安世非常生气,觉得“举荐贤才是为国家,哪能私下道谢!”
从此再也不与那人来往。
有个郎官功劳很大却一首没得到升迁,就找张安世帮忙,张安世说:“你的功劳,皇上心里清楚,作为臣子做好分内事就行,何必自己来讨要好处!”
坚决没答应。
但不久后,这个郎官果然得到升迁。
张安世看到自己父子地位显赫,内心不安,便请求让儿子张延寿到外地任职,宣帝任命张延寿为北地太守。
一年多后,宣帝体谅张安世年老,又把张延寿调回京城担任左曹、太仆。
夏天西月丙子日,宣帝立皇子刘钦为淮阳王。
此时皇太子十二岁,己经通晓《论语》《孝经》。
太子太傅疏广对少傅疏受说:“我听说‘懂得满足就不会受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
如今我们官职做到二千石,己经功成名就,此时不离开,恐怕日后会后悔。”
当天,疏广、疏受叔侄就一起称病,上书请求退休还乡。
宣帝批准了他们的请求,赏赐黄金二十斤,皇太子也赠送五十斤。
公卿大臣和亲朋好友在东都门外设宴送行,送行的车子有几百辆。
路上围观的百姓都感叹:“这两位大夫真是贤德之人!”
还有人为他们的离去而落泪。
疏广、疏受回到家乡后,每天让家人变卖皇帝赏赐的黄金,置办酒食,邀请族人和亲朋好友相聚玩乐。
有人劝疏广用这些黄金为子孙置办产业,疏广说:“我难道老糊涂了,连子孙都不考虑吗?只是我们本来就有旧田宅,让子孙在田里勤劳耕作,足够维持衣食,和普通人一样生活就行。
现在要是再增加财产,只会让子孙变得懒惰懈怠。
子孙贤能却钱多,会消磨他们的志向;子孙愚笨却钱多,只会让他们犯错更多。
而且富人容易招来众人怨恨,我既然没什么能教给子孙的,也不想让他们因财惹祸、招人怨恨。
这些黄金是皇上赏赐给我养老的,我乐意和乡亲、族人共享这份恩赐,开开心心度过晚年,这不挺好吗?”
这番话让族人们心服口服。
颍川太守黄霸让各地邮亭和乡官都养鸡、猪,用来赡养鳏寡孤独和穷苦之人。
随后制定了一系列法规,设置父老、师帅、伍长等职务,在民间宣传,劝导百姓行善防奸,鼓励大家努力耕种、养蚕,节约用度、积累财富,多植树、勤养殖,摒弃浮华奢靡的花费。
他处理政务细致入微,连米盐小事都不放过,一开始看着繁琐细碎,但凭借充沛精力将政策推行下去。
黄霸遇见官吏百姓,交谈时总会旁敲侧击,询问各种隐秘之事相互印证,因此对事情洞察敏锐,官吏百姓都不知道他的消息从哪来,觉得他像神明一样,丝毫不敢欺瞒。
在他治理下,坏人跑到其他郡,颍川盗贼越来越少。
黄霸总是先推行教化,不得己才用刑罚,一心想让官吏们有所成就、安稳任职。
许县县丞年老耳聋,督邮上报想把他赶走,黄霸却说:“许县丞是廉洁的官吏,虽然年老,但还能行礼送迎,只是有点耳背,有什么关系!
要好好帮助他,别让贤才寒心!”
有人问他原因,黄霸解释:“频繁更换官吏,送别旧官、迎接新官的费用,加上奸吏趁机销毁账簿、盗窃财物,公私耗费太多,这些花费最终都要百姓承担。
新换的官吏也未必贤能,说不定还不如原来的,只会徒增混乱。
治理之道,在于去除太过头的做法罢了。”
黄霸外表宽厚、内心明察,深得官吏百姓之心,颍川户口每年都在增加,政绩天下第一,因此被征召担任京兆尹。
不久后,他因犯法接连被贬官,皇帝又下诏让他回到颍川当太守,以八百石的俸禄任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