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修建城邑时,工期紧迫,耗费钱财过亿。
死者在地下含恨,生者在世上忧愁,我实在痛心!
如果死者有知觉,挖开他人坟墓,危害太大;如果死者无知觉,又何必大费周章修建豪华陵墓?跟贤能之人商议此事,他们不会赞同;向百姓展示这样的做法,只会让他们受苦。
如果只是为了取悦那些愚昧、奢侈的人,又有什么意义呢?希望陛下上观圣明君主的制度作为准则,下看秦朝灭亡的教训引以为戒,初陵的规模,应该听从公卿大臣的建议,让百姓休养生息!”
皇帝被这番话触动。
一开始,解万年拍胸脯保证昌陵三年就能建成,结果根本完不成。
很多大臣都说这事儿不靠谱。
皇帝让有关部门讨论,大家都说:“昌陵是在低洼地方往上堆土,现在看,地宫的位置还在平地上。
用别处运来的土修陵墓,根本保不住地下的灵魂,土层浅,不坚固。
修陵的工人、差役得有上万人,晚上点着油脂接着干,从东山取土,土价都快和粮食一个价了。
修了好几年,天下百姓都跟着受累。
原来的陵墓是依着天然地势,用的是原地的土,地势高又敞亮,离祖宗的陵墓也近,而且之前己经修了十年,有点基础。
不如还是接着修原来的陵墓,别再迁百姓了,这样最好!”
秋天七月,皇帝下诏书说:“我意志力不坚定,也没充分听取下面的意见,错信了将作大匠解万年说的‘昌陵三年能成’。
结果修了五年,地宫和司马殿门里面都还没开始动工。
国家钱财耗尽,百姓疲惫不堪,运来的土质量太差,根本修不成。
我越想越犯难,心里难受极了。
都说‘有过错却不改,那才是真正的过错’。
现在停建昌陵,原来的陵墓也别迁官吏百姓了,让天下人都安下心来。”
当年,酂侯萧何的子孙继承侯爵的,不是没儿子,就是犯了罪,前后五次断了承袭。
高后、文帝、景帝、武帝、宣帝感念萧何的功劳,每次都让他的旁系子孙继承爵位。
这一年,萧何的七世孙酂侯萧获,因为纵容奴仆杀人,免去死罪,被罚去服西年筑城的苦役。
之前,皇帝让有关部门寻访汉初功臣的后代,但一首没下文。
杜业劝皇帝说:“唐、虞和夏、商、周三代都分封诸侯,才有了太平盛世。
所以燕国、齐国的祭祀能和周朝一样延续不断,子孙代代相传,历经多年都没断绝。
难道是因为他们没犯过法?还不是靠着祖先的功劳,后代才跟着受益。
再看汉朝的功臣,当初也都被封爵,受了‘山河之誓’(指朝廷与功臣的盟约),可一百多年过去,能继承爵位的都没了。
功臣的尸骨在墓里孤零零的,后代流落在外,活着的时候是让人可怜的奴仆,死了连收尸的人都没有。
拿过去的事看现在,真是让人伤心。
如今圣明的朝廷怜悯他们,下诏寻找功臣后代,天下人都满心欢喜,盼着有个结果。
可找了好几年都没消息,我怕有人不考虑朝廷的大义,只说空话。
这样一来,朝廷的厚德就被埋没了,小气吝啬却出了名,不利于教化百姓、激励后人。
虽然不可能让所有功臣后代都继承爵位,但也该优先封赏功劳最大的。”
皇帝听进去了。
癸卯日,封萧何的六世孙南鄛县长萧喜为酂侯。
皇帝封城阳哀王的弟弟刘俚为城阳王。
八月丁丑日,太皇太后王氏去世。
九月,东莱这个地方出现了黑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