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山涛选拔人才时,会给每个人写评语再上奏,当时的人把这叫做“山公启事”
。
山涛向晋武帝推荐嵇绍,建议让他当秘书郎,晋武帝下诏征召嵇绍。
嵇绍因为父亲嵇康获罪,一首隐居在家,想推辞不去。
山涛劝他说:“我为你考虑很久了,天地西季都有变化,何况人呢!”
嵇绍这才接受任命,晋武帝让他做了秘书丞。
当初,在东关之战失败后,晋文帝司马昭问手下官员:“最近这场败仗,谁该承担责任?”
安东司马王仪,是王修的儿子,他回答说:“责任在元帅。”
司马昭听了大怒,说:“你这司马是想把罪责推给我吗!”
随后就把王仪拉出去斩了。
王仪的儿子王裒为父亲无辜被杀痛心不己,从此隐居起来教书授学。
朝廷多次征召他,他都拒绝了。
王裒日常坐着从不面向西边(因晋在西边,他不愿面对晋朝方向),还在父亲墓旁搭了间屋子居住。
每天早晚,他都会抱着墓边的柏树痛哭,泪水滴在树上,时间久了,树都枯萎了。
他读《诗经》,读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这句时,总会反复诵读,泪流不止。
他的学生们因为不忍心见他难过,甚至都不再学习《蓼莪》这篇诗。
王裒家境贫寒,按照家里人口数量种田,根据自身需求养蚕。
有人送他东西,他不接受;有人要帮忙,他也不答应。
学生们偷偷帮他割麦子,他发现后就首接把麦子扔掉。
就这样,王裒一生都没在晋朝做官。
司马光评论说:从前舜杀了鲧,可鲧的儿子禹依然侍奉舜,这是因为禹不废弃天下大义。
嵇康、王仪都死得冤枉,他们的儿子不出来为晋朝做事,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嵇绍如果没有在荡阴保卫晋惠帝的忠心之举,恐怕难免会遭到君子的批评指责。
吴国大司马陆抗病重,他上奏疏说:“西陵、建平,是国家的屏障。
这两个地方处于长江上游,和晋、蜀两个方向的敌人接壤。
如果敌人乘船顺流而下,那速度就像流星闪电一样快,到时候可没办法靠其他地方的援军来解救危急。
这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可不只是边境被侵犯那么简单的小问题。
我父亲陆逊,以前在西部任职时就说过:‘西陵,是国家的西门,虽说容易防守,但也特别容易失守。
一旦守不住,不只是丢了一个郡,整个荆州都保不住了。
要是这里出了状况,就该倾全国之力去争夺。
’我之前请求调拨三万精兵驻守,可主管部门墨守成规,不肯派兵。
自从步阐叛乱之后,兵力就更加不足了。
如今我管辖的区域绵延千里,对外要抵御强敌,对内还要安抚众多少数民族部落,可现在能调动的兵力,满打满算才几万,而且长期疲弱不堪,很难应对突发变故。
我认为,各位王爷年纪还小,现在给他们分配兵马,既派不上用场,还耽误了重要事务;还有,那些黄门宦官私自招募士兵,不少百姓和士兵为了逃避劳役,都跑去应募。
希望陛下能特别下道诏书,彻底清查,把这些人都统计出来,补充到边境防御的重要地方,让我的部队能达到八万人。
同时,精简各项事务,集中力量做好防御,这样或许才能没有忧患。
要是不这么做,那情况就非常令人担忧了!
我死后,希望陛下能把西部防御的事务托付给合适的人。”
陆抗去世后,吴主孙皓让他的儿子陆晏、陆景、玄、陆机、陆云分别统领他的部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