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子文学网

梁纪十五公元545年546年(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他穿粗布衣服,用木棉做的黑色帐子,一顶帽子戴三年,一床被子盖两年;后宫从贵妃往下,穿的衣服都短到不会拖到地上。

他天性不喝酒,除非是宗庙祭祀、大型宴会和佛教法事,否则从不奏乐。

即便在没人的暗室里,也始终整理好衣帽;即便盛夏短暂休息,也从不会撩起衣服、袒露身体。

对待宫中地位低微的侍从,也像接待贵宾一样恭敬。

但他对士大夫过于宽容,导致地方长官大多搜刮百姓,朝廷使者也不断骚扰郡县。

另外,他喜欢亲信重用小人,又对官员过于苛刻挑剔;还大量建造佛塔寺庙,公家、私人的财物都耗费严重。

江南长期安定,社会风气奢侈糜烂——所以贺琛才会在奏折里提这些事。

梁武帝痛恨他戳中自己的实际问题,因此勃然大怒。

司马光评论说:

梁武帝最终国破家亡,实在是活该!

君主听取意见的失误,在于关注琐碎小事;大臣进言劝谏的弊病,在于纠结细节问题。

所以贤明的君主会抓住关键来掌控政务根本,忠诚的大臣会陈述大局来纠正君主的过错——这样君主不用劳累却能成效长远,大臣话虽简练却能带来大益处。

看贺琛的劝谏,其实根本不算急切首率,可梁武帝己经震怒,极力掩饰自己的短处、夸耀自己的长处;追问贪官的姓名、索要浪费的具体条目,用难以回答的问题刁难他,用必须说清的要求指责他。

他把自己吃素节俭当作大德,把熬夜办公当作盛世之治,认为做君主的道理自己全做到了,再没什么可改进的,群臣的规劝根本不值得听。

这样一来,那些比贺琛更急切首率的话,谁还敢说呢?结果奸臣佞人在眼前却看不见,重大决策出错却不知道,最终名声受辱、自身危难,国家覆灭、祖庙断绝,被千古后人怜悯嘲笑,难道不可悲吗!

梁武帝推崇文治教化,轻视法律刑罚,从公卿大臣往下,都不把审理案件当回事。

奸猾的官吏揽权枉法,贿赂公然盛行,受冤屈的人极多。

大致判处两年以上刑罚的,每年多达五千人;被发配去服劳役的犯人,要戴五种刑具(枷、锁、钳等),没戴刑具的也要套上沉重的脚镣;如果生病,暂时解开刑具,但此后囚徒的待遇就有了“优待”

和“严苛”

的区别。

当时王侯子弟大多骄横放纵、违法乱纪。

梁武帝年纪大了,厌倦处理繁多政务,又专心严守佛教戒律——每次判决重罪,就一整天不高兴;有时有人谋反叛逆,事情败露后,他也会哭着赦免罪犯。

从此王侯们更加专横,有的在都城大街上白天杀人,有的在夜里公开抢劫;犯了罪逃亡的人,躲进王侯家里,官府根本不敢搜捕。

梁武帝深知这些弊端,却沉溺于“仁爱”

,始终无法禁止。

西魏东阳王元荣担任瓜州刺史,带着女婿邓彦一同赴任。

元荣去世后,瓜州的名门望族上表,请求让元荣的儿子元康接任刺史。

邓彦杀了元康,夺取了刺史之位。

西魏没法征讨,只好任命邓彦为瓜州刺史;但多次征召他入朝,他都不去,还暗中勾结南方的吐谷浑。

丞相宇文泰因为路途遥远、不便出兵,想用计谋拿下他,就任命给事黄门侍郎申徽为河西大使,秘密下令让他除掉邓彦。

申徽带领五十名骑兵出发,抵达瓜州后,住在宾馆里。

邓彦见申徽只带了这么点人,没起疑心。

申徽派人暗中劝邓彦入朝,邓彦不肯;申徽又让人假意赞同他留在瓜州的决定,邓彦信了,就来宾馆拜见申徽。

申徽事先和瓜州主簿、敦煌人令狐整等人密谋好,当场抓住邓彦,斥责他的罪状后捆起来;接着宣读诏书安抚官吏百姓,还说“大军很快就到”

,城里没人敢反抗,最终把邓彦押送到长安。

宇文泰任命申徽为都官尚书。

中大同元年丙寅年(公元546年)

春季正月癸丑日,杨瞟等人攻克嘉宁城,李贲逃到新昌郡(今越南永富省一带)的獠人部落里,梁军各部驻扎在江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之归位纵目满级悟性:神魔陵园扫地百年神秘之劫重生过去震八方戍边五年,抓大汗跳舞给皇帝看星河大帝王爷,王妃又来给你看男科了商场红颜路齐天大圣之无限吞噬定河山碧落天刀盖世武神死亡赔偿金梦回大明春超凡血统整合体都市最强修真妖孽(超品教师)傲世九重天青云路:胜天半子离婚后前妻成了债主寒门首辅众神世界气运被夺,真千金玄术炸翻娱乐圈青春派黑岩高武27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