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子文学网

第114章 暗流反扑北疆烽烟(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变法余波,暗箭难防

商鞅掀起的雷霆风暴,虽以摧枯拉朽之势暂时压制了朝堂上明面的反对声浪,将一批贪腐渎职的官员送入囹圄或断头台,但那股被强行压制的反对力量,并未消散,而是如同被巨石镇住的暗流,在更深处、更隐蔽的角落积蓄力量,寻找着新的突破口。

阳光下的抗争风险太大,阴影中的匕首则更加阴险难防。

一份由数位遭清算官员的门生故吏、以及利益受损的保守派官员暗中串联、精心炮制的密奏,被悄然送至通政司。

这份奏疏避开了对变法本身的首接攻击,而是将矛头精准地对准了商鞅个人。

奏疏中罗织了数条看似确凿、实则经不起推敲却又极易煽动情绪的罪名:其一,指其“借变法之名,行聚敛之实”

,诬陷商鞅主持抄没犯官家产时,中饱私囊,将大量金银古玩匿入私囊,其所谓“充盈国库”

实为个人敛财的遮羞布;其二,弹劾其“任用私人,网罗党羽”

,指出商鞅带来的稽查队伍中,多为身份不明、非正途出身的“酷吏”

,且其对于敢于质疑其手段的官员,无论立场是否支持新政,皆进行排挤打击,意在朝廷中安插耳目,培养只知商君、不知陛下的私人势力;最后,更是隐晦地暗示商鞅“其心叵测”

,将其行事风格与史书所载的暴秦酷吏相比,称其“所为一如武周来俊臣”

,长此以往,恐非国家之福。

这封密奏如同投入死水潭的石子,虽未立即激起惊涛骇浪,却漾开了层层扩散的涟漪。

更阴险的是,一系列经过巧妙加工的流言,开始在士林清议和市井坊间悄然传播。

商鞅被描绘成嗜杀成性的“人屠”

,说他以看人砍头为乐;又被冠以“当代郅都”

的恶名,称其执法苛刻,不近人情,连家中老仆因些许小错亦被其下令鞭笞至死。

更有甚者,将商鞅与北宋王安石相提并论,虽承认其变法或出于公心,但断言其“拗执酷烈,过于荆公”

,最终必如王安石一般,导致“党争酷烈,国力空耗”

,暗示其变法终将如熙宁新法一样,以祸国殃民收场。

这些攻击并非完全空穴来风。

商鞅执法酷烈,铁面无私,确实树敌无数,其行事只问结果、不徇私情的作风,使得他在朝中几乎毫无私交,同情者寥寥。

即便是少数原本理解并支持皇帝变法图强意图的温和派官员,如一些注重民生、讲究循序渐进的老成之臣,在目睹了菜市口连日不断的血色以及“连坐法”

造成的紧张气氛后,也不禁对商鞅的手段产生了深深的疑虑和不安。

朝堂之上,表面慑于皇帝权威和商鞅的酷烈而一片沉寂,但一种“倒商”

的暗流正在各种私下场合、书房密谈中悄然汇聚,只待一个合适的契机便会爆发。

朱由检高踞龙椅,对这一切心知肚明。

东厂和锦衣卫的密报每日都放在他的案头。

他信任商鞅的忠诚与推行变法的决心,也深知此时若动摇,则前功尽弃,新政将彻底夭折。

那些污蔑商鞅贪墨的指控,他根本不信,因为他比谁都清楚商鞅对物质享受的淡漠。

但另一方面,作为帝王,他也深知“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的道理。

商鞅的过于严苛、不近人情,确实在快速清除积弊的同时,也带来了官僚体系的僵化和人人自危的副作用,这并非长久治国之道。

在权衡再三后,朱由检采取了双管齐下的策略。

一方面,他再次展现出对商鞅的坚定支持,将那些明显带有诬陷色彩的弹劾奏疏留中不发,或轻描淡写地批驳回去,同时严令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暗中追查流言的源头,意图揪出幕后主使,杀一儆百。

另一方面,在一个傍晚,他难得地以非正式的形式,在乾清宫西暖阁单独召见了商鞅。

没有繁文缛节,只有君臣二人。

朱由检没有提及那些具体的弹劾,而是以一种看似随意的口吻,谈及历史上的变法得失,最后委婉地提醒道:“商君,朕知你一心为公,锐意革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不灭战神不良之年少轻狂萌宝1加1:总裁宠妻成瘾洪荒之妖皇逆天我在民国当道士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道吟女魔头只想攻略她师叔这游戏也太真实了无尽剑装异界艳修大唐:逆子,还给朕藏了多少惊喜老祖出棺张三丰弟子现代生活录小阁老末世对照组:大佬带全系异能守护华夏我能升级地球完美世界:开局融合重瞳至尊骨神兽召唤师不朽圣尊超级吞噬系统仙子请留步神诡世界,我有特殊悟性我的师傅是妖女妻子出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