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她说。
我打开一看,是一台全新的便携式数字录音机,型号很新,但设计复古,银色机身刻着一行小字:“为不可复制的声音而生。”
“这不是市面发售的机型。”
我翻看着,“定制的?”
她点头:“一家音频设备厂听说我们在做‘遗音守护’项目,主动联系,说愿意赞助一批设备给偏远地区的学校。
这只是样机,他们想请你试用并提意见。”
我摩挲着机器边缘,忽然问:“你说,十年后,这些录音还会存在吗?云端会崩塌,硬盘会老化,磁带会消磁……我们拼命留下声音,可它们真的能穿越时间吗?”
林晚坐到我对面,轻轻搅动碗里的汤:“也许不能。
但重要的是,在那一刻,有人说了,也有人听了。
就像沈先生说的,‘留下你的声音’??不是为了永恒,是为了不辜负那个鼓起勇气开口的人。”
下午我带着新录音机去了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那里即将启动首批“家庭倾听实践课”
的试点教学。
教室布置得很简单,中央摆着一张圆桌,十几个学生围坐一圈,每人面前放着一部老式录音笔??是学校临时凑出来的,有的还是二十年前的产物,按键泛黄,录音时常断断续续。
课程设计者是一位年轻的心理老师,叫李妍。
她向我介绍:“第一节课的主题是‘听父母说一次童年’。
我们要求学生回家录制一段至少十分钟的对话,内容不限,但必须是父母主动讲述的往事。”
我坐在角落观察。
学生们起初拘谨,有人甚至不知道该怎么打开录音功能。
但当第一个女生播放她母亲讲述七岁那年洪水中被解放军救起的经历时,整个教室安静下来。
那声音带着浓重的河南口音,语速缓慢,偶尔哽咽,背景还能听见厨房炒菜的噼啪声。
她说:“那时候我以为我要死了,可那个兵哥哥背着我?水,一直说‘别怕,有我在’。
从那以后,我就觉得,世上真有不怕死的人。”
下课铃响了,没人动。
有个男生低声说:“我妈从来没跟我说过这些……她总说我忙,没空聊天。”
我走过去,把手里的新录音机递给他:“试试这个。
不用多,就问一句:‘妈,您小时候最快乐的一天是什么时候?’然后,等她说完。”
他接过机器,手指微微发抖。
第二天,我独自去了香山脚下的一家安宁疗护中心。
这里住着十几位生命进入倒计时的老人,其中一位是我大学时代的文学教授,姓赵。
他曾教我们读鲁迅、读沈从文,晚年罹患渐冻症,如今已无法言语,只能靠眼球转动与人交流。
他的女儿联系我,希望我能完成一次“非语言访谈”
??用声音记录他最后的精神世界。
我走进病房时,赵教授正仰卧在床上,眼睛盯着天花板。
见我进来,他的目光缓缓移过来,停留了几秒,像是认出了我。
我打开录音机,轻声说:“赵老师,我是陈实。
今天不讲课,也不考试,就想陪您坐一会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