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所以一个人的进学中举,表面上似乎只是个人的聪明和努力的结果,实则父祖的节衣缩食,寡母的自我牺牲,贤妻的茹苦含辛,经常是这些成功的背景。
无数的祭文和墓碑,可为例证。
这些文章多有出自儿子或丈夫的手笔,其中歌颂母亲或妻子给他们的赞助扶持,文句悱恻动人,情节也真实可信。
皇帝赐给臣下的诰命,也针对这种感情上的需要,恩赐荣典,大多包括妻子以及祖宗三代。
此外还有规定:本人可以辞去诰命而转封他们的妻子和祖宗三代。
即使获得诰命的先辈早离人世,也无碍于授予。
旧的墓碑可以取去,而代之以镌刻着新的荣誉的墓碑;画师可以根据生者的口述画出死者的遗容,画上的袍服,像主可能一生未曾经眼。
这样对祖先表扬,也是对子孙的策励。
这些借命又可以传之百世,作为后人楷模。
所以辞去自身的恩命而转封于先辈,实为一举两得。
辅申时行深深了解其内情,他在不久之前就替二辅许国代呈,辞去他本人应得的升迁,而以相等的荣誉表扬他的亡妻及父母。
基于这些社会背景,文官们自应形成一个具有共同思想的集团。
京官为文官中的优秀分子,自然更不必说。
他们无例外地从小熟读“四书”
。
宋代大儒朱熹的注释,既为官方确定,奉为正宗,则他们也早全盘接受,因之对一切事物的看法,也更为一致。
他们都知道施政出于仁民爱物之心,亦即同情和怜恤之心。
一个有教养的人知道他自己有生活上的需要,又对家人父子具有感情,推己及人,就不能不想到其他人也有这些需要和感情,那么他也不得不尽力使其他人能获得他们的需要和挥他们的情感了。
天下的大道理都可以用常情来度量。
即便是最为严格的教条,也承认因情理而生的例外。
譬如说一个人对自己的嫂嫂应当敬爱而又经常保持距离,但是当嫂嫂掉进水里,那就不是再保持距离的时候,而一定要用手拉她。
这种原则和例外,亦即古人所说经和权。
这些关系,文官们也无疑地了如指掌。
因为他们都是读书明理之人,他们也具有无背于圣贤之道的幽默感。
这种爱好幽默的情趣,尤其在他们谈论揶揄鸿胪寺礼官时表现无遗。
他们所谓“元哭王唱,姜辣李苦”
,对于这几位赞礼官古怪的声调作了很准确的描写。
虽然有行礼时候,他们个个一本正经,散班之后却总是有很多令人捧腹的故事在他们中间流传,譬如说礼官自己忘了转弯,唱转而不转,武臣不等赞礼官唱跪而先行下跪等等。
qu9.。
qu9.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