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所谓的“预言”
确实是这个机器说的,但仅是人工事先输入的程序。
这个机器熊猫预言家被打造出来,是为了迷惑外国间谍,让他们以为我们国家真会依靠一只熊猫来制定国家大事。
再比如还有担忧型的:
我国真的没有过分依赖熊猫预言吗?
熊猫的寿命可并不很长,预言这种不科学的技能也随时有可能消失。
如果国家过分依赖一只熊猫,那么当悯悯死了或突然哑了,整个国家岂不是会发生巨震?
幸好,在官方的引导下,主流舆论对待悯悯的态度还是重视中带着不少娱乐。
大众普遍相信,官方能在最大化利用悯悯预言的同时,也研发出科技向的准确、稳定、更大范围的“预言”
技术。
大众:
“至少在天气预报这一块,悯悯就没有很大优势。”
“报一报小雨悯悯可能比APP强,但对称得上灾难的暴雨狂风,还是气象台更靠谱。”
“播报时间的提前量、暴雨的准确影响范围,悯悯都不如科技。”
“当然地震预报肯定是悯悯更强。
强太多了。”
“地震局千辛万苦弄出来的地震预警只能按秒抢时间,而悯悯基本都是提前几天预言,最差也会提前几小时。”
“还有车祸、坠机、高空坠物这些预兆很少的,也是悯悯更强。”
官方试图在不伤害悯悯的前提下研究出悯悯的预言原理。
悯悯很配合,但研究没啥成果。
相关研究人员:
“悯悯的脑部应该有一个接收灾祸相关频率信息的特殊区域。”
“一旦出现灾祸征兆了,悯悯就能接收到,并将其中部分翻译为人语。”
“过程中,最难的步骤应该是翻译而不是接收。”
“就是说,悯悯感知到的灾祸信息远远比它说出来的多,所以它的心理压力应该非常大。”
“长期接收负面信息,输出通道却非常狭小,所以悯悯心理压力不断增大是很必然的事情。”
“在这种压力下,悯悯的寿命恐怕不会太长。”
“我们还猜测,如果我们能获知悯悯接收到的所有灾祸信息,并将所有灾祸都消灭在其发生之前,悯悯应该会放松下来,不再忧郁望天。”
提出的“玩具计划”
不仅是为了给悯悯找一个伴,还因为研究人员认为,如果出现一个愿意长期与悯悯近距离接触、又被悯悯主动亲近的生物,那个生物也许可以共享悯悯的灾祸信息接收能力。
证据是,长期照顾悯悯的饲养员有一段时间形成过一种直觉:
每天一早起床就能预感到自己今天会不会遇到倒霉事。
且预感越强烈,倒霉事就越严重。
遗憾的是,她不能预感到倒霉事的具体内容。
所以当预感强烈时,她只能一直战战兢兢地等待倒霉发生,根本找不到防备方向。
如果她按照平常的方式生活,她的倒霉就会爆发在天天做惯了的事情之中。
如果她故意回避平常、去做她从未做过的事情,那么带给她倒霉的就会是那些陌生。
悯悯的具体预言是可以改变、可以使之不发生的,但那位饲养员的预感除了提前让自己疑神疑鬼外,看不出任何作用。
研究人员对那饲养员说:
“我们猜,这可能是因为悯悯没有对你敞开心扉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