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依据海水涨退判断服药时机。
某夜暴雨倾盆,一名老渔夫突发中风,半身瘫痪,口不能言。
弟子们慌忙来请示,沈青梧却只道:“按第三章‘卒中九针法’施治,辅以生姜汁灌鼻,取穴宜缓不宜急。”
她自己则坐于医舍檐下,闭目聆听雨滴落在屋顶金银花图案上的节奏??那是她与长安遥相呼应的方式:每一滴水声,都像一句未曾寄出的问候。
三天后,老人苏醒,竟能勉强开口:“你……不是神女……你是人。”
沈青梧闻言一笑,眼角泛起细纹:“我只是个不肯停步的人罢了。”
消息传至长安,正值天下医政司首次巡按使遴选。
皇帝亲自主持廷议,破例允许女官列席发言。
一位来自黔中的年轻医使起身陈词:“去年冬,我在苗寨连走七日山路,救治十九户人家。
最远一户藏在悬崖之后,需攀藤而上。
我去时,那家母亲抱着发烧的孩子跪在门槛上,手里攥着一块发霉的米糕??那是她唯一能给孩子的东西。”
她顿了顿,声音低沉下来:“我治好孩子后,她扑通跪下,额头磕地,嘴里念着‘菩萨来了’。
可我知道我不是菩萨。
我只是比她多读了几本书,多练了几百次扎针的手法。
如果这样的知识永远锁在宫墙之内,那才是对天道最大的辜负。”
满朝默然。
最终,十三道巡按医使名单公布,其中九人为女性,三人出身贫寒,两名曾为盲童学生。
他们将携统一制式的“流动药车”
出发,车上备有标准化汤剂包、折叠式诊疗床、以及可拆卸组装的盲文病历架。
与此同时,撒马尔罕城外的绿洲营地内,阿依莎正带领第一批学员搭建简易医棚。
黄土夯墙,芦苇覆顶,门楣上悬挂着一块木牌,上面用粟特文与汉文双语写着:“稚盲学堂?第一分塾”
。
第一课,她让学生们把手伸进装满不同植物根茎的布袋里,凭触觉分辨甘草、大黄与柴胡。
一个小男孩摸了半天,突然激动地喊出来:“这个弯弯曲曲的,像蚯蚓!
是不是羌活?”
阿依莎笑了:“正是。
你知道它为什么长得这么扭吗?”
孩子摇头。
“因为它要在石头缝里找水分,一点点挤进去。
就像我们的眼睛看不见光,可心也要拼命往外长,去找那一点暖意。”
黄昏时分,云归所率的援藏队伍终于抵达吐蕃边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