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下水仪式后的海试,更是震撼了所有见证者。
当锅炉燃烧达到预定压力,高压蒸汽涌入气缸,驱动巨大的螺旋桨开始旋转时,“洪武大帝号”
仿佛一头被唤醒的钢铁巨兽,发出了低沉的咆哮。
它先是缓慢移动,继而速度越来越快,强劲的螺旋桨推力使其轻松超越了在一旁伴航的、仍以风帆为主的“永乐大帝号”
训练舰。
它在大沽口外的海面上进行了急转、迂回、加速、急停等一系列机动测试,其灵敏性和速度远非任何一艘现役帆船所能比拟。
观测的海军将领们激动不己,他们知道,一个崭新的时代——蒸汽铁甲舰的时代,己经由大明亲手开启。
海试成功的消息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传回紫禁城。
朱由检闻讯,连日来的疲惫和朝堂争斗带来的阴霾一扫而空,欣喜万分。
他立即下旨,重赏大沽口船厂的所有监造官员、工程师和工匠,并命令船厂务必抓紧时间进行后续的武器舾装、内部装修和更复杂的航行测试,争取让“洪武大帝号”
尽早形成战斗力,加入海军序列。
同时,他毫不犹豫地批准了海军衙门的奏请,下令立即启动第二艘和第三艘“洪武级”
战舰的建造工作,并要求在吸取首舰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设计,缩短工期。
“洪武大帝号”
的横空出世,不仅仅是一艘新舰的服役,它标志着大明海军在技术上对全球所有潜在对手形成了代差级的领先优势。
这种由科技革命带来的强大自信,使得刚刚与荷兰达成的条约,在朱由检和帝国高层眼中,不再仅仅是一次外交胜利,而更像是一个旧时代海上霸主退出核心竞争圈的确认仪式。
大明海权的旗帜,正在驶向更深邃的海洋。
星图骤变,寰宇风云再起
夜深人静,朱由检再次独自立于钦安殿深处的密室,凝视着那幅神秘莫测的星图。
代表帝国官僚体系内部阻力的那些灰暗斑点,在商鞅这柄无情铁锤的打击下,明显收缩、淡化,不再像之前那样张牙舞爪。
但它们并未彻底消失,而是变得更加凝实,更深地潜伏起来,仿佛在积蓄力量,等待下一次反扑的机会。
瀛州方向,那片属于诸葛亮治理区域的光点,依然散发着稳定柔和的光芒,显示着那里的有效治理。
但若凝神细观,光芒边缘似乎萦绕着一丝极其细微、几乎难以察觉的涟漪,那是理念分歧带来的潜在张力,虽然微弱,却真实存在。
代表海军力量的光点,因为“洪武大帝号”
的成功及其后续舰的开工,此刻光芒大盛,如同在帝国的东南海疆点亮了一颗璀璨的星辰,辐射着力量与信心。
原本代表荷兰威胁的、带有侵略性的橙红色光斑,则随着《天津条约》的签订而显著黯淡、收缩,暂时退出了星图的焦点区域。
然而,朱由检的眉头并未舒展,他的目光越过这些近处的变化,投向了星图那更加广阔、也更加模糊的边缘区域,尤其是代表遥远泰西(欧洲)的部分。
他注意到,之前因为张骞成功外交而显得混乱、相互制约的欧陆光斑群,此刻似乎正在某种力量的影响下,开始出现重新凝聚、整合的趋势。
特别是代表英国的那颗光点,它在稳定地吸收着与大明贸易带来的好处(光芒稳定增强)的同时,其光芒的核心,似乎隐隐透出了一丝更具侵略性、更富算计的金黄色泽,它不再满足于眼前的利益,而是在谨慎地观察,耐心地布局。
更让朱由检心生警惕的是,在星图的极北方,一个原本长期黯淡、几乎被忽略的、代表着新兴的罗曼诺夫王朝(俄罗斯)的光点,正以一种缓慢但坚定不移的态势,向着东方——也就是地图上广袤无人的黑龙江流域方向——移动。
虽然这种移动目前还很微弱,但其指向性,却唤醒了朱由检脑海中关于前朝北虏威胁的记忆。
“内患未绝,外忧又生……旧的麻烦尚未根除,新的挑战己从西面八方涌现。”
朱由检喃喃自语。
商鞅的雷霆手段,暂时压制了内部的腐化,但并未能铲除滋生腐化的土壤;蒸汽战舰带来的技术优势,赋予了帝国前所未有的自信,但也必然会引起更深的忌惮和更复杂的应对。
解决了荷兰这个迫在眉睫的麻烦,一幅更加宏大、更加错综复杂的全球博弈图卷,正在他面前缓缓展开,充满了未知的机遇,也潜藏着莫测的风险。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知道短暂的震荡期己经过去,帝国这艘巨轮,正驶向一片更加波澜壮阔,也必然更加风雨难测的深水区。
他的征程,帝国的征程,从未,也永不会有终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